首页|汽车连杆用棒材44SMn28裂纹分析

汽车连杆用棒材44SMn28裂纹分析

扫码查看
针对汽车连杆用棒材44SMn28在生产中表面与内部裂纹频繁出现,基于低倍酸洗、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与能谱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扒皮与黑皮44SMn28轧材的裂纹进行观察,对其中硫化物的析出、形貌、分布及其对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存在大量的MnS夹杂物,尺寸在几百纳米到几百微米之间,成粒状、纺锤状或条带状分布于晶内与晶界;条带状硫化物是钢中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各向异性显著降低材料的横向机械性能,导致钢材在应力作用下沿其界面萌生裂纹;裂纹内部还存在大量氧化物,在氧化物与基体之间存在大量FeS,在热应力与机械应力作用下极易引起钢材开裂.与扒皮轧材相比,黑皮轧材表面裂纹显著减少、裂纹深度较浅,但在低温变形情况下轧材内部裂纹更易沿晶界扩展.
Crack Analysis of 44SMn28 Steel Bar for Automobile Connecting Rod

方强、李师伟、丁敬、于良、陈健、潘红波、沈晓辉

展开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钢公司,安徽马鞍山 243003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工程与资源综合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马鞍山 243032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2

连杆 44SMn28钢 夹杂物 裂纹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180309010851708085ME116

2023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0.428
ISSN:1671-7872
年,卷(期):2023.40(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