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2MnB5NbV热成形钢氢损伤与氢聚集的可视化研究

22MnB5NbV热成形钢氢损伤与氢聚集的可视化研究

扫码查看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等手段及电化学充氢与氢微印等实验,表征分析22MnB5NbV热成形钢的组织结构、氢损伤形核临界条件、氢损伤与氢聚集可视化;建立氢损伤演变模型预测氢致裂纹演变方式,并通过充氢实验进一步观察氢致裂纹的形核与扩展,验证模型预测结果.结果表明:22MnB5NbV钢组织基本由马氏体组成,组织较细小,平均晶粒尺寸约7.81µm,小角度晶界占比高达35.34%;充氢4 h时,22MnB5NbV钢诱发氢鼓泡形核的临界电流密度为30 mA/cm2;氢原子首先在氢鼓泡内部大量聚集,随充氢时间的增加,氢原子复合为氢分子后在氢压的驱动下逐渐向外部扩散,充氢10 h后,氢原子聚集趋势消失,呈弥散状分布在氢鼓泡四周.长时间电化学充氢会使氢鼓泡的聚集状态呈方向性,在材料内部形成多个线性排列的氢鼓泡,最终连接为不连续氢致裂纹;高浓度氢原子在氢鼓泡内壁偏聚后使其周围基体发生局部软化,在氢压的作用下氢鼓泡易向一端或两端扩展,形成氢致裂纹.
Visualization of Hydrogen Damage and Aggregation for 22MnB5NbV Hot Stamped Steel

蔡忠贤、高安阳、沈慧、斯庭智

展开 >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2

安徽马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 243000

热成形钢 氢微印技术 氢鼓泡 氢致裂纹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

202103a05020036

2023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0.428
ISSN:1671-7872
年,卷(期):2023.40(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