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高接技术研究

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高接技术研究

扫码查看
为探索我国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以白榆为砧木、中华金叶榆为接穗,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分别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嫁接高度、接后套袋时长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坝上和坝下地区均以插皮接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0.00%和94.50%;坝上地区5月10日、坝下地区4月10日嫁接,成活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94.58%;总体来看,接穗套袋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坝上地区效果尤为明显,坝上、坝下地区套袋时长分别为20 d和15 d时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67%和95.00%;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嫁接高度升高后新梢长势增强,120 cm高度嫁接的树体冠幅和新梢长度最大,分别为104.04 cm和102.95 cm.并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地区物候期较坝下地区延后1个月左右,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70 cm以上和90 cm以上.综上所述,中华金叶榆嫁接时,采用插皮接配合接后套袋技术,同时嫁接高度120 cm,嫁接成活率高,枝条发育快,当年可形成景观效果.
Study on Top Grafting Techniques of Ulmus pumila cv. Jinye in Cold,Arid and Windy Areas

王岩、郑志兴、黄建明、尉文彬、宋月卿、杜春山

展开 >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阳原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阳原 075800

中华金叶榆 高接技术 嫁接成活率 新梢生长 寒冷干旱多风地区

17226320D1411015C

2021

河北农业科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0.52
ISSN:1088-1631
年,卷(期):2021.25(3)
  • 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