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作用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作用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扫码查看
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相比,2000-2021年中国的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偏差的波动性更大;从M2/GDP看,2000-2022年,中国M2/GDP的值从1.34增加到2.2,平均值为1.78,明显高于同时期的美国(0.64)、日本(1.63)和欧盟(0.88).中国货币政策指标相对宽松的原因可能包括:市场生产结构延长、生产的专业化和资本深化,不断叠加的货币政策价格影响的滞后效应,存量资产交易影响等.中国利率走廊区间相对较宽,货币政策的数量型特征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在债券市场传导渠道通畅,但实际作用还待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总体对货币政策利率不敏感,存贷差大制约贷款利率下降空间.优化货币政策,需充分认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尽可能避免对利率的长期扭曲和干扰,统筹考虑货币政策短期效果和长期经济发展演变态势,健全与LPR改革相适应的FTP体系,提高投资对当期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Monetary policyTransmission channel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祁玉清

展开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利率市场化

2023

宏观经济研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39
ISSN:1008-2069
年,卷(期):2023.(7)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