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

王一鸣

月刊

1008-2069

010-6390835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308室

宏观经济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行竞争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郭田勇许宁
    4-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商业银行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银行竞争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银行竞争会对银行经营绩效产生非线性影响.中国银行市场处于倒U型曲线拐点右侧区域,适当增加银行竞争可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对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银行竞争与银行经营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对于国有大型银行而言,银行竞争会显著提升银行经营绩效.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净利差和非利息收入在银行竞争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深化各类银行机构改革、通过市场竞争促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银行竞争经营绩效净利差非利息收入

    数实融合驱动城市韧性提升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赵佳丽张晓雅常非凡
    18-3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增强城市韧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对数实融合水平和城市韧性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数实融合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的数实融合水平和城市韧性水平均呈增长趋势,表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的空间格局;(2)数实融合对城市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在不同特征的城市间呈现明显差异;(3)数实融合通过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扩大市场规模间接促进城市韧性提升;(4)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在数实融合对城市韧性的影响中存在门槛效应,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提升,促进作用更强;(5)数实融合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为充分发挥数实融合对城市韧性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提升数实融合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数实融合城市韧性中介效应溢出效应

    关联并购、融资方式与短期绩效

    杨小舟郭凯荆慧敏
    3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相关并购、传统关联并购和生产关联并购三个视角出发,依次探讨了不同类别关联并购对上市公司短期并购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融资方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随后,进行了基于不同关联并购和融资方式的反事实分析.研究发现,相关并购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短期绩效,但并不存在公司所有权属性方面的异质性;生产关联并购仅对国有上市公司短期并购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传统关联并购视角下,不同类别关联并购与上市公司短期绩效间甚至无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地,在考虑融资方式后,尤其是债务融资的调节作用后,以上三个视角下的关联并购对公司短期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均得到加强.反事实分析部分的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基于此,本文从优化并购模式、创新并购产品和改善融资方式、深化投融资改革两个方面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

    关联并购融资方式调节效应反事实分析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的内涵、特征和趋势

    刘立峰应晓妮盛磊
    56-6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通过投资的需求转化、方式转变、结构转型、动力转换,促进资源集约节约与合理利用,形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并能够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更多贡献和成效的资本形成过程.当前,周期性、结构性、外部性、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交织汇集、相互作用,中国宏观投资效益下行压力加大.下一阶段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着力点将由专注"硬投资"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软建设";科技创新和结构升级成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制度建设是扩大有效益投资的前提与基础,要创造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将投资者的行为及决策纳入追求有效益的轨道上来.

    投资效益投资结构投资体制

    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互联网借贷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

    周蓉刘嫣唐雨虹聂勇...
    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数字金融与农村居民互联网借贷关系的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互联网借贷可获得性和借贷金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数字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获得互联网借贷的概率和借贷金额,有效缓解了信贷约束.二是支付功能是数字金融提升借贷可获得性和金额的主要途径,且数字化程度、支付指数和覆盖广度对互联网借贷影响的作用依次递减.三是数字金融通过广覆盖、低成本和普惠性的特点,突破时空限制,为"长尾"客户群体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提升被传统金融排斥的农村居民的借贷机会和融资金额,推动金融业的包容性和普惠性发展.

    数字金融农村居民互联网借贷金融可获得性"长尾"效应

    推动中国中间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余珊孙文杨曾润龙张少勇...
    8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间品贸易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更是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贸易强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当前,中国中间品贸易呈现出规模稳步扩大、产品技术含量持续攀升、区域贸易合作联系紧密、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凸显等典型特征,但仍面临国际制造业"回流"、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关税冲击与非关税壁垒并存、供应链效率不高、中间品贸易统计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仍需攻关等一系列内外部风险.建议通过持续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强尖端技术创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推动中国中间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贸易强国新动能.

    中间品贸易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

    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对中国对欧盟货物出口的影响研究

    尹佳音李大伟
    9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4月,欧洲议会通过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时提出,将在未来根据碳泄漏防止效果对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本文以中国对欧盟出口的海关HS2位编码标注97类产品为研究样本,运用投入产出(1-O)模型进行全品类产品碳排放测算并通过静态样本分析、蒙特卡洛模拟和市场占有率测算全面分析CBAM动态调整可能对中国对欧盟货物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结果显示,欧盟将塑料、橡胶、机电、汽车等7类产品纳入CBAM清单将造成中国上述产品对欧盟出口面临10%左右的利润损失,并造成0.1%~5.9%的中国对欧盟总出口利润损失;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分析发现,未来中、欧若无法就碳市场建设达成共识,到2050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因碳交易价差产生的利润损失将占到中国对欧盟总出口利润的10%~15%;通过市场占有率测算发现,机电产品、汽车、船舶等产业均可能出现因欧盟加征碳关税引发的部分环节外迁、回迁的情况.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通过推进国内碳市场建设、建立统一碳排放衡量规则、加快国内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织密中欧产业合作网络等一系列妥善化解CBAM不利冲击的政策建议.

    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出口拉动力碳排放产业外迁

    政府治理能力对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证据

    于棋
    10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营商环境是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样本数据,本文重点探讨了政府治理能力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的影响机制,并区分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门槛效应.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1)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可以显著优化营商环境,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2)政府治理能力与营商环境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政府治理能力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且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中,当人均GDP低于1852.89美元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并不能直接带来营商环境的优化;当人均GDP高于1852.89美元时,政府治理能力对营商环境的优化作用更加显著.(3)从政府治理能力对营商环境的影响机制来看,行政效能、规制质量和腐败遏制均对营商环境具有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门槛值时,行政效能虽可以正向影响营商环境但效果并不显著,而规制质量和腐败遏制对营商环境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过门槛值之后,上述三者对营商环境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既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序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国际经验支撑,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以政府治理能力持续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营商环境政府治理能力"一带一路"公共服务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积极因素持续累积——"中国经济怎么看"宏观经济形势研讨会(2024年秋)综述

    陈曦
    126-127页

    中国宏观经济指标(2024年9月)

    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