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京报副刊》与新诗传播
《京报副刊》与新诗传播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1920 年代中期的历史语境催生了《京报副刊》,尽管置身于新诗建设较为薄弱的阶段,《京报副刊》仍秉持"五四"传统,在新诗的建设、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承"五四",新诗在语体上不断丰富,读者的阅读介入为新诗的合法性建设提供参照;新诗自身的变革要求不断推进副刊上新诗的形质探索,现实环境的剧烈变动带来创作主题的凸显、分化;新诗问题论辩则致力于纠正"五四"以来的创作、翻译、批评乱象,展现时人在重建新诗风气,重塑新诗秩序上的努力,充分显示了《京报副刊》所处时间点的过渡性以及作为一时期新诗公共言论空间的重要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泽龙、杨舒涵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关键词:
《京报副刊》
新诗传播
新诗创作
新诗论辩
出版年:
2025
DOI:
10.3969/j.issn.2096-7020.2025.01.002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黄冈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198
ISSN:
1003-8078
年,卷(期):
2025.
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