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中国建国以来孙悟空形象解读的问题与探讨

新中国建国以来孙悟空形象解读的问题与探讨

扫码查看
新中国建国以来,孙悟空形象解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附属于《西游记》主题的论争,基于反映论的文学观与阶级斗争学说,孙悟空形象在反抗-妥协的论说框架中被阐释;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清理、反思、深化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时,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译介,在不同学科方法视野下,孙悟空形象解读呈现为多元化态势.综观这两个阶段,从方法论上来说,以外部研究为主;就阐释效果而言,不同程度地具有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特征.孙悟空形象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性在于打通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在叙事方式和文学语言方面寻求新的出路.
Problem and Possible Solution of Sun Wukong's Image Interpretatio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郭云

展开 >

淮海工学院文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西游记》 孙悟空形象解读 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 强制阐释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15JDXM033

2016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淮海工学院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ISSN:2095-333X
年,卷(期):2016.14(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