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半月刊

2095-333X

xuebao@hhit.edu.cn

0518-85895231 85895232

222005

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路59号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实践与创新

    王莹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大发展理念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国梦领航,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中共执政能力科学化的本质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网络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时代价值

    任彦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形势发展变化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催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引导和培育中国特色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文化强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的路径探索

    蔡旺儒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建设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故而如何开展基层党建及如何提高党在农村社会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命题.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新特点,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使命,就要转变传统的基层党建模式,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广泛采用协商民主的形式,要以开放的姿态重塑党的执政合法性,才能切实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农村基层的顺利实现.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党建群众路线协商民主

    新媒体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

    杨天华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平等性、个性化、多样性等特点,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正面效应,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的无界性特点以及新媒体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工具主义倾向,也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必须把握核心,引领新媒体;必须掌握特点,用活新媒体;必须强化队伍,用好新媒体;必须健全机制,把控新媒体.

    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角

    沈佩翔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洛姆通过分析人的个体化进程,揭示了人们在获得自由与个性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与焦虑感,于是他倡导建立一种积极自由的存在状态.但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视角来看,弗洛姆忽视了人们出现自由与孤独状态的根本原因,因而他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弗洛姆逃避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国民法治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莹莹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国民法治素养的现状整体上仍然不能满足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存在国民对于法律的权威性认识不足,法律信仰远未形成;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掌握不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流程了解比较有限;参与法治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依照法的基础价值和原理采取行动的能力整体上还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国家加强立法、执法、司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宣传与教育;完善法治环境,形成法律信仰;拓宽公民参与法律活动的路径;完善、改革陪审制度等措施大力提高国民的法治素养.

    依法治国法治素养人治

    物权债权二元财产体系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

    郭永辉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土地经营权必须在物权法和债权法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研究和探讨.土地经营权本质属于债权,但它同时具备进行物权保护的现实需求.土地经营权应以用益物权进行规制,颁发土地经营权证书,以便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法律对土地经营权进行规制已迫在眉睫,建议对《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条文做出相应修改,同时将土地经营权纳入未来不动产立法的范围,并落实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经营权颁证工作.

    “三权分置”土地经营权用益物权土地经营权证书

    资源环境审计立法实证研究

    陈宏光温婉灵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促使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无法忽视的弊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资源环境立法活动应逐步开展起来.回顾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历史进程,结合域外相关法律制度以及淮南市资源环境审计立法实证研究,提出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扩大资源环境审计权限、明确资源环境审计职权、创新资源环境审计方法等对策.

    资源环境审计实证研究审计立法

    新中国建国以来孙悟空形象解读的问题与探讨

    郭云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建国以来,孙悟空形象解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附属于《西游记》主题的论争,基于反映论的文学观与阶级斗争学说,孙悟空形象在反抗-妥协的论说框架中被阐释;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清理、反思、深化既有研究成果的同时,随着西方文学理论的译介,在不同学科方法视野下,孙悟空形象解读呈现为多元化态势.综观这两个阶段,从方法论上来说,以外部研究为主;就阐释效果而言,不同程度地具有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特征.孙悟空形象研究突破的一种可能性在于打通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在叙事方式和文学语言方面寻求新的出路.

    《西游记》孙悟空形象解读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强制阐释

    潘岳《杨仲武诔》与韩愈《祭十二郎文》比较研究

    喻晓玲万慧倩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潘岳的《杨仲武诔》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中国哀祭文史上的代表作,反映了特定时期哀祭文的某些特点.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思想内容上,韩文述哀内容比潘文更有层次,且思想性更加深刻;在写作手法上,潘文风格清绮浅净,结构清朗有序,语言以绮丽典雅的四言韵语为主;韩文风格气壮而质朴,全文采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对话形式,语气词、问句、感叹句反复出现,情感抒发较为强烈.

    《杨仲武诔》《祭十二郎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潘岳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