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某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72例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患者中,共有26例(15。12%)术后发生腹腔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手术方式、结石残留情况、术前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白蛋白(ALB)<35 g/L的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629)、术野冲洗水量<2 L(OR=6。950)、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OR=3。443)、术后胆汁漏(OR=8。715)、术前ALB<35 g/L(OR=4。004)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AUC为0。843(95%CI:0。759~0。927),灵敏度为0。955,特异度为0。689。结论:年龄≥60岁、术野冲洗水量<2 L、T型引流管留置数≥2根、术后胆汁漏、术前ALB<35 g/L是肝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对年龄≥60岁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术前检测ALB水平,术中增加术野冲洗水量,减少T型引流管留置数,术后密切观察胆汁漏情况。

曾华珺、刘婷婷、叶守婉、宋暖、魏明明

展开 >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科医学二科,473000

肝胆管结石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2024

淮海医药
蚌埠市医学科学情报站 《淮海医药》编辑部

淮海医药

影响因子:0.58
ISSN:1008-7044
年,卷(期):2024.42(1)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