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EN)与微创钻孔引流术(BHID)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21年6月-202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将采用BHID治疗的3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采用EN治疗的3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2组血肿残留量(HV)、血肿清除率、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观察组HV为(7。82± 1。49)mL,低于对照组的(15。48±2。86)mL,血肿清除率为(94。51±2。74)%,高于对照组的(75。42±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 PCT、hs-CRP、TNF-α、IL-6 水平分别为(1。41±0。28)ng/L、(11。14±1。02)mg/L、(32。17 ±3。02)μg/L、(12。25±2。7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7±0。47)ng/L、(13。78±2。76)mg/L、(40。59±3。87)μg/L、(18。65± 3。7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mRS评分分别为(7。58±0。75)分、(1。79±0。28)分,低于对照组的(9。85±1。78)分、(2。56±0。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BHID,EN治疗HCH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裴世杰

展开 >

安徽省固镇县人民医院脑外科,233700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微创钻孔引流术 神经功能 预后

2024

淮海医药
蚌埠市医学科学情报站 《淮海医药》编辑部

淮海医药

影响因子:0.58
ISSN:1008-7044
年,卷(期):2024.42(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