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族,因其偏远封闭的山区环境和贫瘠的石漠化自然条件,形成了黑衣壮族群舞蹈独有的民族特质.而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类型的表征是它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上无不显现双层存在的文化融合,即受到外部大传统的影响和改造,同时也将自身"小传统"的独特生命力和魅力,编织进大传统的文化书写和文化构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族群舞蹈原本的审美价值逐渐被消解和同化.这一交互性是如何在舞蹈中体现出来的?这一现象背后有什么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将要从以圆为美的审美偏好、三界之内的道公舞、从政治到仪式的黑枪舞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