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以儒学内涵论当代艺术歌曲《诔词》创作的哲学思维与启发
以儒学内涵论当代艺术歌曲《诔词》创作的哲学思维与启发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诔词》是近代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1925年的一首诗歌作品,徐志摩对其进行了中文翻译,作曲家张瑞用其翻译版本谱曲而作成艺术歌曲.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儒学"和而不同""哀而不伤"的辩证哲学观不谋而合,"乐其可知也"的精妙构思规律也体现在旋律之中.整首作品蕴含"尽美矣,又尽善也"的儒学最高理想道德规范内涵,被称作"没有一个多余音符的真正艺术歌曲".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雷林瀚
展开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
艺术歌曲
儒学内涵
和而不同
哀而不伤
出版年:
2024
黄河之声
山西文联期刊出版管理中心
黄河之声
影响因子:
0.169
ISSN:
1810-2980
年,卷(期):
202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