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歌演唱中的咬字与情感表达——以贵州民歌《好花红》为例

民歌演唱中的咬字与情感表达——以贵州民歌《好花红》为例

扫码查看
民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积蕴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体系或独有的方言口音.因此,为呈现各类民歌其该有的民间韵味,恰当的民族情感表达和准确清晰的咬字尤为关键.《好花红》是布依族山歌之经典,据考证有二百余年历史,并在建国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广播、期刊、电视等渠道,从乡间到城市,传遍大江南北,2008年还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文将从民歌的概述出发,探讨演唱中咬字与情感表达的相互关系,再以贵州民歌《好花红》为例进行具体论述.希望能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演唱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杜鹤鹤、王丽

展开 >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贵州开放大学

民歌演唱 咬字 情感表达 《好花红》

2024

黄河之声
山西文联期刊出版管理中心

黄河之声

影响因子:0.169
ISSN:1810-2980
年,卷(期):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