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民歌小调的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探究——以《包楞调》为例

山东民歌小调的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探究——以《包楞调》为例

扫码查看
在演唱艺术中,情感的表达、传递是使演唱者与听众产生内心共鸣的关键,而清晰标准的咬字吐字对于情感的诠释和表达起着决定性作用.山东民歌小调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咬字吐字方式在情感表达上具有显著特征.《包楞调》作为山东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咬字吐字方面,对音节的清晰、韵律的流畅、音调节奏变化,以及细腻独特的口音处理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赋予歌曲丰富的情感层次.本文旨在通过对《包楞调》咬字吐字与情感表达的探究,揭示山东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的艺术价值,以期为相关民歌理论研究和演唱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杜鹤鹤、王丽

展开 >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贵州开放大学

咬字吐字 情感表达 山东民歌 《包楞调》

2024

黄河之声
山西文联期刊出版管理中心

黄河之声

影响因子:0.169
ISSN:1810-2980
年,卷(期):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