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美学价值探究——以《袖梦》《酒狂》表演为例
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美学价值探究——以《袖梦》《酒狂》表演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作为副语言特征的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探讨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的运用的基础上,以刘乐的《袖梦》和王中山的《酒狂》表演为例,通过分析肢体语言在古筝演奏中的具体表现、肢体语言对音乐表现、情感传递及观众共鸣达成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的美学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雷舒涵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
关键词:
肢体语言
古筝演奏
美学
出版年:
2024
黄河之声
山西文联期刊出版管理中心
黄河之声
影响因子:
0.169
ISSN:
1810-2980
年,卷(期):
2024.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