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浑河底泥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时空特征

浑河底泥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时空特征

扫码查看
为了解在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 oxyfera(M。oxyfera)在河流底泥环境中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克隆文库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考察了浑河流域部分底泥中M。oxyfera-like的16S rRNA和pmoA功能基因的多样性及丰度。结果表明:从浑河上游至下游丰水期各采样点底泥中M。oxyfera-like的16S rRNA的多样性无明显地域性差异,其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独立操作单元)数变幅不大;pmoA功能基因的多样性则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上游采样点A(章党大桥)底泥中OTU数为5,下游采样点E(三岔河大桥)底泥中仅为1。采样点A底泥中M。oxyfera-like的16S rRNA和pmoA功能基因的多样性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平水期16S rRNA和pmoA功能基因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48和2。19,在各期中最高;而枯水期时二者均最低,分别为0。83和1。26。丰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采样点底泥中M。oxyfera-like的16S rRNA丰度均表现为平水期(2。42×106 ~ 1。74×107 copies/g)(以干质量计)最高、枯水期(2。87×104 ~4。19×l06 copies/g)居中、丰水期(1。29×103~2。04×104copies/g)最低,说明浑河底泥中M。oxyfera-like的丰度亦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

王佳、宋永会、彭剑峰、袁林江

展开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 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菌 浑河底泥 群落结构 时空变化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12ZX07202-005

2015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环境科学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研究

CSTPCDCSCD北大核心EI
影响因子:1.775
ISSN:1001-6929
年,卷(期):2015.28(11)
王佳,宋永会,彭剑峰,等.浑河底泥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时空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5,28(11):1670-1676.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15.11.03.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