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氮和磷的根际效应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生植物氮和磷的根际效应

扫码查看
通过比较黄河三角洲湿地三种盐生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Pall.)和白茅(Imperatacylindrica Beauv.)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氮、磷的根际效应,分析了不同植物种类根际效应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盐生植物根际土壤总氮、速效氮以及有效磷的含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根际土壤的总磷含量也高于非根际土壤.柽柳植株对氮、盐地碱蓬植株对磷的富集作用最强,并表现出明显的根际累积效应,这一结果对于滨海湿地氮、磷污染截留的植物修复技术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造成不同植物种类的根际效应差别的原因不同,pH值是影响柽柳根际速效氮累积效应的主要原因,而盐地碱蓬根际有效磷累积主要受到根际微生物和盐度变化的共同影响.
Rhizosphere Effect of Three Halophyt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王震宇、赵芳芳、张保国、张林、李锋民、高冬梅、罗先香

展开 >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东营市河口区林业局,山东东营,257200

黄河三角洲湿地 盐生植物 根际效应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006BAC01A13308016

2010

环境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3
ISSN:1003-6504
年,卷(期):2010.33(10)
  • 7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