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扫码查看
为研究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作者于2017年5月初、8月初和9月底对长江源区干流及其支流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 表明:共记录浮游植物8门175种,其中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总种类数的57.1%、21.1%和16.6%;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针杆藻(Synedra sp.)、等片藻(Diatoma sp.)、异极藻(Gomphonema sp.)、曲壳藻(Achnanthes sp.)等河流型硅藻为长江源区优势种.密度介于5.3×104~216.8×104 cells/L,平均密度为67.2×104 cells/L,整体呈现支流高于干流的趋势.浮游植物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指数显示长江源区整体水质良好.Pearson相关性和RDA分析表明总氮是影响长江源区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对长江源区水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Research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崔玉香、张静、柴元冰、杨翠玲、陆丹、贾洁、闵敏

展开 >

青海省水文水资勘测局,青海 西宁 810001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与科研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0

长江源区 浮游植物 种类密度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6YFC0402207

2020

环境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3
ISSN:1003-6504
年,卷(期):2020.43(1)
  •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