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洱海流域稻油轮作农田土壤水解酶活性特征

洱海流域稻油轮作农田土壤水解酶活性特征

扫码查看
土壤酶是驱动土壤碳氮素转化的重要生物因素.该研究在滇西洱海流域油菜-水稻水旱轮作农田设置5个处理(1个不施肥对照,1个施化肥对照,3个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处理)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特征及有机碳源物料施用条件下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动态变化特征,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RDA冗余分析,解析土壤酶活性对有机碳输入的响应特征.结果 表明,单施化肥处理对β-1,4-葡萄糖苷酶(GC)活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P<0.05);有机碳源物料配施化肥各处理则均显著提高2种土壤碳氮水解酶活性(P<0.05).GC酶和NAG酶的活性与土壤有机质(OM)和全氮(T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GC和NAG酶活性均与土壤碳氮比(C/N)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OM和TN对碳氮水解酶活性影响的解释度最高.基于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及碳氮比关系分析,需要施用适宜C/N的有机碳源配施氮肥,通过调控GC酶和NAG酶活性,提高土壤碳氮转化速率,从而维持土壤C/N在适宜范围.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Hydrolase in Rape-Rice Rotations Farmland of the Erhai River Basin

张庆、付斌、李铭刚、吴翔、何翔、邹雪峰、施竹凤、倪明、朱红业、胡万里、杨佩文

展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66

展开 >

高碳储量土壤 碳氮共济 β-1,4-葡萄糖苷酶(GC) β-1,4-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3166360031760019AESMA-OPP-2019001

2020

环境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3
ISSN:1003-6504
年,卷(期):2020.43(2)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