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江三角洲近3年秋冬季典型霾天气成因研究

长江三角洲近3年秋冬季典型霾天气成因研究

扫码查看
针对2016-2018年3年长三角地区冬季的3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资料、地面天气图、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逆温层、混合层资料以及后向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霾的形成及发展机制.结果 表明:2016年12月14-21日、2018年1月16-24日、2019年1月11-17日3个霾天气过程期间,长三角地区维持较稳定的地表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较小的风速值.期间长三角地区混合层高度的降低压制大气长距离水平输送,且均出现逆温层.2016年12月霾过程主要受来自境外西北地区及国内北部地区的长距离输送气团的影响;2018年1月霾过程主要受国内西北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气团的影响;2019年1月霾污染过程主要受来自山东半岛的海洋性气团的影响,较前2次霾过程此次污染程度较小.
Analysis of Typical Haze Weather Process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Recent Three Years

邓欣柔、欧晔、李云丹、李贤灏、康娜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

霾污染 颗粒物PM2.5、PM10质量浓度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180512141775123201910300155

2020

环境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3
ISSN:1003-6504
年,卷(期):2020.43(3)
  •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