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速路沿线土壤多环芳烃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

高速路沿线土壤多环芳烃赋存特征及生态风险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Risk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urface Soil of the Expressways

扫码查看
文章以上海市5条典型高速公路的通行段及收费站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表层土壤中15种多环芳烃含量、组成分布特征,并以毒性当量法和风险熵值法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沿线表层土壤中∑15PAHs的含量为150~18 160μg/kg,平均值为3 529 μg/kg,∑7PAHs含量占PAHs总量的55.9%,占比相对较高.通行段土壤中∑15PAHs的含量为150~1 951 μg/kg,平均值为590μg/kg;收费站土壤中∑15PAHs的含量为421~18 160μg/kg,平均值为6 467 μg/kg,收费站土壤中PAHs含量是通行段土壤的2.5~66.3倍,存在显著差异.高速公路沿线土壤中多环芳烃组成均以中高环为主,收费站土壤多环芳烃中环占比要高于通行段,其中荧蒽、苯并[a]蒽和芘单体占比明显更高,通行段土壤中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占比较高.收费站土壤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高于通行段土壤,其中葛隆和临港2个收费站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总毒性当量分别为土壤风险筛选值的5.4倍和2.3倍,存在较大风险.从风险熵值来看,收费站土壤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等4种单体超过最高允许风险标准值,存在较高风险需关注;通行段土壤PAHs生态风险主要为中等风险.综上,交通沿线土壤中PAHs呈现出明显的累积性,其赋存特征与通车时间、车流量及货客车占比有关,其中收费站附近机动车怠速运行工况以及相对不利的尾气扩散条件,导致其土壤多环芳烃呈现较高含量及生态风险水平,需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周边交通源产生的多环芳烃污染防控.

李大雁、吴健、王敏、沙晨燕、沈城

展开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 200233

收费站 通行段 多环芳烃 赋存特征 生态风险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重大项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重大项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重大项目

沪环科[2016]第5号沪环科[2018]第3号沪环科[2019]第22号

2022

环境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43
ISSN:1003-6504
年,卷(期):2022.45(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