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候变化下阿勒泰地区鲤、东方欧鳊、麦穗鱼的时空分布格局

    方磊宋天健黄宇欣常江...
    1701-1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人类活动干扰及气候变化等影响,大量外来鱼类进入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河流中,严重干扰甚至威胁到流域生态安全。基于阿勒泰地区 2022-2023 年鲤(Cyprinus carpio)、东方欧鳊(Abramis bra ma orientalis)、麦穗鱼(P seudorasbora parva)3种外来鱼类野外调查采样数据和24个环境因子数据,利用Biomod2包构建研究区生境适宜性集合模型,模拟分析3种外来鱼类在当前时期及2050年多气候情景模式下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区域生境适宜性集合模型与单模型相比具有更好适用性,模拟结果可信度、稳定性突出;2)当前时期,麦穗鱼广泛分布于阿勒泰地区各水系,鲤及东方欧鳊相对集中交叉分布于哈巴河县与布尔津县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及乌伦古湖流域,麦穗鱼、鲤及东方欧鳊的潜在分布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85。93%、52。48%和28。33%;3)未来气候情景下,鲤适宜性分布范围大幅下降、东方欧鳊适宜性分布范围大幅扩张、麦穗鱼保持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域外来鱼类早期主动防控预警及中长期生态监测提供参考。

    东方欧鳊麦穗鱼物种分布模型空间分布气候变化

    甬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问题及保护

    李佳娜王涛罗艳王析镭...
    1711-1717,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甬江流域(包括奉化江、姚江和甬江干流)的生物多样性进行春、秋两季的调查和评价。调查得到鱼类3目22种,浮游动物5目21种,浮游植物16目113种,底栖动物12目44种。各类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受季节影响明显,但受河段影响相对较小。利用Me Naught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对甬江流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各类生物的物种分布总体较为均匀,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鱼类和浮游动物。鱼类、浮游植物和底栖动物多样性较丰富,受到的干扰比较轻,但浮游动物多样性一般,受到了中度干扰。甬江流域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呈现出季节性变化,与其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排污口的数量与生物多样性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因此,甬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来提升水质、改善动植物生境并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

    甬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何链接社会资本?

    张骞李红甘静静王庆君...
    1718-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度依赖生物多样性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的持续性丧失不仅对农林牧渔等高度依赖生态产品产出的实体产业造成影响,也会对金融业和资本市场(持有对生态系统服务高度依赖的资产)产生负面影响。面对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困境,单一的政府资本投入难以缓解持续的资金压力,因此,探索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形成生物多样性与社会资本之间双向促进的闭环链接,将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课题。收集并梳理了社会资本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试点案例,按照金融机构支持、社会公益投入和规范制度引导三个模式,针对具体的金融工具和制度方法,分析评价不同模式在撬动社会资本方面的优势和问题,并对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健康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市场提出对策建议。

    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资本金融工具可持续发展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北京市延庆区河流生态健康

    武亚林凌文翠刘桂中李焕利...
    1724-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庆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立足北京市延庆区河流特点,于2022年6-10月开展11个典型调查点的3次底栖动物调查,选择反映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生物耐污能力的28项候选指标,通过筛选分析,确定总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百分比模式相似性指数、科级水平生物指数这4项核心指标构建研究区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体系,运用比值法统一量纲计算B-IBI分值,并将所有调查点B-IBI分值的95%分位数作为健康阈值,以此确定河流健康分级标准,将河流健康划分成极好、好、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结果表明:(1)研究区河流生态健康状况整体上较好且呈现空间分异特点,处于好及以上等级的调查点占72。7%,潮白河水系优于永定河水系,永定河水系上游优于下游。(2)研究区河流生态健康状况仍较脆弱,B-IBI易受多种环境因子胁迫。该评价体系可作为延庆区河流生态健康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指导研究区河流进行可持续科学管理,也为其他区域河流生态健康评估提供参考。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北京市延庆区生态健康评价环境因子

    牛栏江流域(昆明部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丽芳杨艳何佳洪昌海...
    1731-1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牛栏江流域(昆明部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对流域内浮游植物种类、细胞密度及水质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流域内干流和支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 240种,其中绿藻门107种(44。58%),硅藻门 60种(25。00%),蓝藻门 38种(15。83%)。细胞密度和优势种均以蓝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其次是绿藻门。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间差异来看,枯水期硅藻门种类数最多,其次是绿藻门;丰水期和平水期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其次是硅藻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示此流域水体状况整体为清洁-寡污染,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示流域水体状况处于轻度-中度污染状态。冗余分析表明,枯水期影响牛栏江流域(昆明部分)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温(WT),丰水期是总氮(TN)和流速(CV),平水期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TN);次要因素是总磷(TP)、硝态氮、pH、透明度(SD)和氨氮。

    牛栏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环境因子

    生物多样性损害法律概念的疏证与界定

    王雷张祖增
    1741-1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健全生物多样性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工作机制"的要求,但有关"生物多样性损害"法律概念的疏证和界定目前尚处于研究空白状态。基于此,尝试从以下三个维度内容出发:"生态"与"环境"在法律意涵上的辨析、生物多样性损害与自然资源损害在法律定义上的区分、生物多样性损害与环境要素损害在内涵结构上的分辨,为生物多样性损害这一法律概念的独立性提供充分的理论确证。在推动生物多样性损害的科学概念向法律概念迈进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对生物多样性损害科学概念进行加工改造的形式,以凸显法律意义上生物多样性损害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属性。

    生物多样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法律概念科学概念

    增溶吸收法结合电催化氧化去除挥发性石油烃的研究

    朱振军丹珍初李艳梅唐宇嘉...
    1748-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挥发性石油烃的逸散问题,以典型挥发性石油烃正丁烷为目标污染物,以吐温80为增溶吸收剂,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对模拟废气中正丁烷进行吸收。选取Sn-Sb负载改性电气石(Sn-Sb电气石)为颗粒电极,构建三维电催化氧化体系去除吸收液中的正丁烷。结果表明,吐温80可以实现对正丁烷的长效稳定吸附,且具有一定的电催化稳定性,可以作为挥发性石油烃的增溶吸收剂。三维电催化氧化系统对正丁烷的去除效果明显,·OH在降解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会对降解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为保证气液的传质效率及工艺运行的整体效率,建议电流密度为10 mA/cm2、电解质Na2SO4为0。01 mol/L左右。Sn-Sb电气石颗粒与其他常用材料相比,具有降解效率高、降解速度快和处理能耗低、结构稳定性强等优势,是较适宜的颗粒电极材料。增溶吸收法结合电催化氧化技术可为石化企业挥发性石油烃的高效低碳处理提供思路。

    挥发性石油烃表面活性剂增溶吸收电催化氧化

    基于菌群发酵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

    祝祺悦徐思帆赵振岭徐晓晖...
    1754-1759,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餐厨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筛选分离高产酶菌,并分析其生长及酶产生规律,构建复合工程菌,并用于餐厨垃圾的发酵处理。结果表明,分离并鉴定的5种菌株中,伞状毛霉能产生淀粉酶和纤维素酶,酶活最高分别为151、135。5 U/g,菌体生长量在156 h内基本呈现上升趋势;米根霉出现二次生长现象,发酵156 h时其蛋白酶活达1 260 U/g;毕赤酵母在108 h时脂肪酶活(8。40 U/g)和枯草芽孢杆菌在156 h时蛋白酶活(700 U/g)均最大。地衣芽孢杆菌生长快速,在培养过程中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将5种菌混合配比后用于餐厨垃圾发酵,菌体核酸量在第4天达到最高,其生长与淀粉酶活、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和脂肪酶活变化趋势相似。发酵5~10 d时因代谢旺盛温度达到50 ℃以上,发酵11 d后温度下降,发酵初期pH上下波动,11 d后接近7且趋于稳定,种子发芽指数由发酵前的10。0%提高到发酵后的80%以上。餐厨垃圾经发酵处理后有效活菌数、有机质和种子发芽指数均符合《生物有机肥料》(NY 884-2012)的要求。

    餐厨垃圾酶活参数

    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转移加氢脱氯研究

    闫紫豪裴亚宁唐家璇任铂洋...
    1760-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塑料热解回收既可以避免"白色污染",还可以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然而塑料热解油中有机氯脱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异丙醇为供氢试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高活性的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转移加氢(CTH)脱氯,考察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反应温度、供氢试剂用量对CTH脱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类型的金属催化剂,1Pt/SiO2(SiO2上负载质量分数为1%的Pt)的催化活性最高,脱氯率达到73。3%。向1Pt/SiO2掺杂适量Ni,其催化活性可进一步提高。当1Pt/SiO2中Ni掺杂量为10%(质量分数),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 ℃,还原温度为350 ℃,反应温度为100 ℃,异丙醇与有机氯摩尔比为25∶1时,脱氯率最高,达到92。7%。催化剂的表征结果显示,掺杂Ni改变了催化剂表面上Pt的电子结构和活性位点分布,并且Ni对比其他金属,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从而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脱氯Pt催化剂催化转移加氢塑料热解油

    优化施肥技术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环境与经济效益模拟研究

    蒋婧媛罗育池
    1767-1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定量评估优化施肥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控制方面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为例,运用SWAT模型模拟了该技术对流溪河流域水稻种植产量、非点源氮磷流失量的影响,采用环境经济学方法以币值的形式衡量环境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应用"三控"施肥技术,氮肥、磷肥用量分别比习惯施肥法低11。08%和47。37%时,水稻可增产5。69%,稻田的总氮、总磷流失量可分别减少3。08%和11。88%;保持现状水稻产量时,应用"三控"施肥技术可分别减少46。65%和68。42%的氮肥、磷肥用量,稻田的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能够削减16。62%和15。80%;考虑氮磷流失量削减的环境效益价值后,"三控"施肥技术对水稻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最高可达48。98%。研究表明,优化施肥技术是减轻农业非点源污染、提高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

    SWAT模型优化施肥水稻"三控"施肥非点源污染环境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