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丝状真菌对3种重金属的耐受性能比较与解析

环境丝状真菌对3种重金属的耐受性能比较与解析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istance of environmental filamentous fungi to three heavy metals

扫码查看
考察11种丝状真菌在3种重金属(Cr(Ⅵ)、pb2+、Cd2+)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测定重金属对供试菌株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探讨供试菌株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结果 表明,重金属对供试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随重金属浓度升高而增大,高浓度重金属胁迫条件会改变供试菌株的培养性状.在14d的观察期内,Mucor sp.(菌株号Mu-tea1)对Cr(Ⅵ)表现出较好耐受性,MIC为220mg/L,在此条件下菌落直径为3.1 cm,与其他菌株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Cd2+有较好耐受性的菌株有Ⅳeofusicocc um sp.(菌株号Nf1172)和Penicillium sp.(菌株号Pe-soil2),MIC均为18 mmol/L,在此条件下菌落直径分别为2 3、2.7 cm,与其他菌株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Pb2+耐受性最好的菌株为Pe-soil2,MIC为18 mmol/L,在此条件下菌落直径为43cm,与其他菌株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利用优势菌株修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和研发材料.

毛航球、李文英、高绣纺、李夏、宋磊

展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丝状真菌 Cr(Ⅵ)pb2+ Cd2+ 最小抑制浓度 重金属耐受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省部共建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no 41371464no 2013FY110400no SKLAM001-2016no 2014A020216020no 2016B020234004no 201707010044no 201607010062

2020

环境污染与防治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9
ISSN:1001-3865
年,卷(期):2020.42(2)
  •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