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贵阳市秋冬季PM2.5与PM10中黑碳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贵阳市秋冬季PM2.5与PM10中黑碳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nalysis of black carbon in PM2 .5 and PM10 of Guiyang City ,China during autumn-winter period

扫码查看
于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昼夜连续采集贵阳市大气PM2.5和PM10样品,利用黑碳仪对样品中的黑碳浓度进行连续监测,探讨气象参数对黑碳浓度的影响,并利用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HYSPLIT)模型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贵阳市秋冬季PM2.5中黑碳昼、夜质量浓度分别为1.27~6.87、1.28~10.17μg/m3,平均值分别为3.21、3.78μg/m3;PM10中黑碳昼、夜质量浓度分别为1.62~8.92、1.73~11.94μg/m 3,平均值分别为3.97、4.50μg/m 3,表明夜间变化范围较昼间大,且平均浓度高于昼间.秋季PM2.5、PM10中黑碳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0、3.56μg/m3,占比(质量分数)分别为6.18% 和5.60%,冬季PM2.5、PM10中黑碳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6、5.20μg/m3,占比分别为5.29% 和4.59%.黑碳主要富集在PM2.5中,且呈冬季高、秋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黑碳浓度与大气PM2.5和PM10浓度呈较好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850和0.870(P<0.01),其变化趋势明显受气压、风速和相对湿度等的影响.后向轨迹分析表明,贵州省本地及重庆市东南部气流对贵阳市秋冬季黑碳浓度贡献较大.

敖娅、董娴、范雪璐、金倩、陈卓

展开 >

贵州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贵阳市大气细粒子和大气污染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1

PM2.5 PM10 黑碳 污染特征 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

21767007黔科合基础〔2018〕1111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26

2020

环境污染与防治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9
ISSN:1001-3865
年,卷(期):2020.42(11)
  • 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