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纳米氧化铜对体外培养气血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纳米氧化铜对体外培养气血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Impact of copper oxide nanoparticles on permeability of alveolar-capillary barrier in vitro

扫码查看
目的 利用体外模型评价纳米氧化铜(CuO-NPs)对气血屏障(AC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粒径为40、80和100 nm的近球型CuO-NPs)用于试验.采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CECs)和A549细胞共培养于细胞插板底膜(A549和PCECs分别生长于底膜内外表面)的方式建立气血屏障通透性测试模型,以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评估模型的屏障特点.利用模型进行三种粒径CuO-NPs通透性影响试验,并计算通透系数(Pe)用以表示气血屏障通透性改变大小.结果 建立了气血屏障通透性影响测试模型.所建立模型TEER峰值为(114.8±8.7) Ω/cm2.通透性影响试验测得40、80和100 nm CuO-NPs对模型Pe分别是(1.82±0.21)×10-3、(1.26±0.19)×10-3和(1.06±0.16)×10-3 cm/min,其中40 nm CuO-NPs Pe值高于模型对照组Pe值[(0.96±0.12)×10-3 cm/min].结论 拥有小粒经和大比表面积的40 nm CuO-NPs较80和100 nm CuO-NPs对气血屏障通透性作用明显.

赵康峰、宋予晴、侯智全、顾雯、张宏伟、戴洪兴、鲁波、白雪涛

展开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环境毒理室,北京100021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氧化铜纳米颗粒 气血屏障通透性 体外模型 通透性改变 评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

813729492016A206

2019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环境与健康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58
ISSN:1001-5914
年,卷(期):2019.36(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