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2019年成都市多种污染物联合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人数的影响研究

    张莹尹春苗罗欢王玉霞...
    1035-1042,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19年成都市多种污染物联合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人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2019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逐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就诊总人数和上呼吸道感染人数资料、同期气象要素和6种大气污染物(O3、PM2.5、SO2、NO2、CO 和 PM2.5-10)资料,采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BKMR)模型,分析多种污染物在单滞后(1-2 d)和累积滞后(01-04 d)的情况下共同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人数的影响效应.根据暴露变量的后验纳入概率(PIP),最终选出混合物中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影响最明显的4种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SO2、NO2和PM2.5-10(PIP>0.1)纳入模型,进一步开展4种主要污染物联合作用的健康风险效应研究.结果 4种大气污染物联合作用时,NO2和PM2.5-10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风险效应起主导作用.以lag1为例,NO2浓度升高10 μg/m3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风险由第50百分位时的2.35%(95%CI:0.78%~5.30%)增大为第75百分位时的5.17%(95%CI:2.22%~10.83%),对总呼吸系统疾病影响风险由第50百分位时的2.29%(95%CI:0.80%~4.99%)增大为第75百分位时的19.50%(95%CI:9.42%~39.29%).4种污染物与疾病发病之间的关联均呈非线性关系.不同滞后时间下4种大气污染物联合作用对疾病的交互影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NO2-PM2.5、NO2-SO2在lag1、lag01和lag02时,对总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而PM2.5-10-SO2对总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只在lag2时呈现出交互效应;NO2-SO2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只在lag01时呈现出交互效应.结论 成都市多污染物联合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影响明显,应关注NO2和PM2.5-10对该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风险效应,并进一步加强多污染物联合作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效应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大气污染物贝叶斯核函数机器回归协同效应

    空气污染物对杭州市非意外死亡人群预期寿命影响研究

    李莉周筱丛吕烨李朝康...
    1043-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2014-2018年杭州市空气污染物达到特定标准时,非意外死亡人群所获得的预期寿命潜在增益(Potential Gain In Life Expectancy,PGLE).方法 收集杭州市2014-2018年空气环境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人群死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评估每日空气污染物暴露对非意外死亡寿命损失年数(Years Of Life Lost,YLL)的影响.假设每日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别下降至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估算人群YLL、归因分数(Attribution Fraction,AF)和PGLE.结果 研究期间,杭州市共有167 086例非意外死亡.PM2.5、PM10、SO2、NO2和O3与YLL之间存在2 d的滞后相关性(即lag2).若杭州市空气中PM2.5、PM10、SO2、NO2和O3浓度分别降低至WHO的空气质量准则(Air Quality Standards,AQG),居民的 PGLE(x10-2)将对应增加 7.13、5.79、0.10、10.20 和 3.40 年.结论 降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可延长人群预期寿命,为控制和减少不同污染物以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污染非意外死亡预期寿命潜在增益广义相加模型

    西安市自然通风式地下停车场空气污染分布特征

    王鉴月张亚楠张力元司建廷...
    1050-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典型地下停车场颗粒物(PM)、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BTX)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对西安市自然通风式地下停车场进行四季监测,统计分析地下停车场PM、BTX浓度与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 地下停车场PM冬季污染严重,出口处浓度较高;TVOC、BTX夏季污染严重,交通核心处浓度较高;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呈现出下午和晚上较高的特点;污染物浓度与出口车流量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1).结论 地下停车场内PM2.5和PM10浓度的四季变化主要受室外颗粒物浓度影响,其内部环境是BTX产生季节性差异的重要因素.交通活动是BTX的主要来源,停车场内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于交通量.停车场内机动车活动可能是地下停车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地下停车场自然通风苯系物颗粒物变化特征

    2016-2020年镇江地区大气PM2.5中金属及类金属健康风险评估

    宋寅生谭云仙陶俊杰
    1056-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16-2020年镇江地区大气PM2.5中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健康风险.方法 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集423个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铝(Al)、锰(Mn)、镍(Ni)、铬(Cr)、砷(As)、镉(Cd)、锑(Sb)、汞(Hg)、铅(Pb)、硒(Se)和铭(Tl)等11种元素含量.基于水晶球模型,使用蒙特卡洛不确定性分析动态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监测期间,PM2.5平均浓度为(57.7±30.8)µg/m3,呈逐年下降趋势,季节分布变化显著.PM2.5样品中11种元素的浓度为(0.18±0.15)μg/m3,其中Al含量最高.经过10 000次模拟,11种元素的总危害商数平均值为0.809 6,平均致癌风险为1.68×10-5,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结论 本次调查的镇江地区近年来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应重视元素Al和As的健康风险.

    PM2.5元素长期监测健康风险评估镇江

    广州市2018-2022年居民心电图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谭兆年黎晓彤李琴郭重山...
    1061-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8-2022年居民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基础.方法 抽取广州市居民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心电图情况进行评分,采用x2检验、多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 070名研究对象.心电图得分为1~2分的人群的保护因素包括居住于郊区、乘坐公交和地铁;危险因素包括每日工作时长大于4 h(P<0.05).心电图得分为3~4分的人群的保护因素包括居住于郊区、进行中重度户外运动;相较于经常接触二手烟,偶尔接触二手烟为保护因素;危险因素包括心脏病现病史(P<0.05).结论 建议采取远离吸烟人群、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运动、选择公交出行等生活方式,以维护心脏健康.

    心电图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

    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专业词汇

    《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1066页

    基于全民健康信念模型背景下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改善作用

    李旭付强周津宇朱美玲...
    1067-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全民健康信念模型背景下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另采用基于全民健康信念模型背景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水平、再次住院率、生活质量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7.28±0.36)分]高于对照组[(6.21±0.40)分],自我管理能力[(82.43±4.13)分]高于对照组[(75.18±4.20)分],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社会关系、心理精神、治疗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6个月随访,未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酮症及再次入院等情况.结论 基于全民健康信念模型背景下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好,值得应用.

    全民健康信念模型延续性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

    医共体模式下专家参与社区慢病管理对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许烨萍龚学军陈梦霞何莉颖...
    1071-1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共体模式下专家参与社区慢病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疾病认知、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社区T2DM老年患者220例,根据2021年7月推行医共体模式下专家参与社区慢病管理模式为分界,将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给予社区常规策略管理的110例患者纳入常规管理组,将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给予医共体模式下专家参与社区慢病管理的110例患者纳入强化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认知[疾病感知问卷(CIPQ-R)]、健康行为[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睡眠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CIPQ-R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强化管理组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CA和DMSE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且强化管理组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强化管理组干预后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强化管理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 医共体模式下专家参与社区慢病管理可有效改善社区T2DM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升健康行为强化自我保健能力,进而利于血糖控制和睡眠改善,值得应用.

    医共体模式社区慢病管理T2DM疾病认知健康行为血糖控制

    支气管哮喘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过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李晓芳张英民
    1076-1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8种常见过敏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影响.方法 通过人类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提取与支气管哮喘及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的工具变量,并确保满足孟德尔随机化的相关性、独立性和排他性假设.应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和MR-PRESSO等四种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分析支气管哮喘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弥漫性甲状腺肿及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风险影响.此外,采用多变量MR方法评估支气管哮喘与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互作用.结果 支气管哮喘明显增加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湿疹的发病风险(分别为 OR=72.488,95%CI:36.955~142.187,P<0.001;OR=280.674,95%CI:123.711~636.793,P<0.001;OR=5.224,95%CI:2.654~10.281,P<0.001;OR=12.960,95%CI:6.601~25.443,P<0.001).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湿疹及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增加明显相关(分别为OR=1.324,95%C/:1.232~1.423,P<0.001;OR=1.491,95%CI:1.357~1.638,P<0.001;OR=1.195,95%CI:1.127~1.268,P<0.001;OR=1.253,95%CI:1.116~1.408,P<0.001),与荨麻疹和银屑病风险增加也存在相关性(分别为 OR=1.100,95%CI:1.015~1.193,P=0.021;OR=1.126,95%C/:1.004~1.264,P=0.043).在调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后,支气管哮喘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及湿疹的影响仍明显(分别为OR=67.446,95%CI:34.918~130.278,P<0.001;OR=394.808,95%CI:174.661~892.434,P<0.001;OR=12.277,95%CI:6.900~21.844,P<0.001);调整支气管哮喘后,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上述疾病的影响则不再明显.结论 支气管哮喘和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均可能增加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湿疹的发病风险,且支气管哮喘对这些疾病的影响独立于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外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还可能是银屑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支气管哮喘嗜酸性粒细胞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心房颤动与β2微球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陈旭张志宇杨博任飞霏...
    1082-1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研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与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AF诊治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42例,分为除外冠心病的AF组70例和造影正常的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间的血、尿β2-MG、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 4(programmed cell death factor 4,PDCD4)、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心脏超声等各指标.结果 AF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民族、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家族遗传史、肥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以及胺碘酮的使用方面更多(P<0.05);在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索他洛尔的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醋(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VL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low density liptein/high density liptein,LDL/HDL)等血脂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Lc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右室前壁厚度、右室舒张末内径、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瓣开内径、肺动脉内径、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等心脏超声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房内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β2-MG、尿β2-MG、TGF-β1、PDCD4等临床指标方面AF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为AF为因变量,以是否有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以及胺碘酮等用药史,LDLc、左房内径、TGF-β1、PDCD4、血β2-MG、尿β2-MG等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F发生与左房内径、PDCD4、TGF-β,、血β2-MG、尿β2-MG指标有关(P<0.05).结论 通过临床资料前瞻性研究推测AF与β2-MG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β2-MG与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TGF-β1、PDCD4参与.

    心房颤动β2-微球蛋白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转化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