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施氮量对绿豆光合特性、磷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施氮量对绿豆光合特性、磷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Uptake and Utilization and Yield of Mungbean

扫码查看
为促进松嫩西部平原半干旱区绿豆栽培科学合理施用氮肥,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分析不同施氮水平的绿豆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状况对绿豆产量的影响,探究了植株磷钾积累量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绿豆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磷钾总积累量均呈增长趋势;大田试验中,中氮的处理(N=38 kg·hm-2)的产量和籽粒氮磷钾积累量表现最高,较高氮处理(N=46 kg·hm-2)分别提高4.9%、3.5%、2.8%和1.9%;盆栽试验分析,中氮处理(N=0.29 g·株-1)可通过增加初荚期的叶绿素含量来提高光合作用,能及时降低鼓粒后期的叶绿素含量,避免植株旺长,有效促进氮磷钾养分朝生殖器官中转移,使籽粒氮、磷和钾含量较高氮处理(N=0.35 g·株-1)提高5.5%、8.6%和5.9%,使产量增加7.5%.同时等磷、钾肥施入条件下,盆栽土壤速效磷含量与植株磷积累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肥施入降低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植株钾积累量无明显相关,植株磷钾积累相互提高.综合比较认为:适量的氮肥施入(盆栽为0.29 g·株-1,大田为38 kg·hm-2)能有效提高最大需肥时期的光合能力,降低鼓粒后期的叶片持绿性,避免了植株徒长,可通过促进籽粒氮磷钾素的吸收转移来提高绿豆的产质量.

纪祥龙、张吉立、蒋雨洲、王鹏

展开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大庆 163319

绿豆 光合特性 磷积累量 钾积累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杂粮生产与加工"特色学科建设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

YJSCX2019-Y91

202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0.888
ISSN:1002-2090
年,卷(期):2022.34(2)
  • 1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