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红楼梦》中的"人物之意"与"作者之意"

论《红楼梦》中的"人物之意"与"作者之意"

扫码查看
《红楼梦》叙事存在着减少"作书人之议论"的倾向,借"人物之口"传"作者之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整策略,但也伴生了人物语言与人物塑造、情节关联的矛盾或裂隙."人物之口"同样为作者分担着人物评论的功能.探求"人物之意",应注意区分人物主观意图与作者叙事意图的不同表意层次.以小说中的人物定性为突破口,有助于把握作者的创作本意,更为合理地解读"人物之意".《红楼梦》作为经典文本,其意义阐释亦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但应避免将"超作者性"的解读混淆为"作者之意".

孙大海

展开 >

中国艺术研究院,100012

红楼梦 人物之意 作者之意 主观意图 叙事意图 人物定性

2024

红楼梦学刊
中国艺术研究院

红楼梦学刊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55
ISSN:1001-7917
年,卷(期):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