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

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

扫码查看
道德敬畏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社会个体在对道德产生崇敬和畏怯的基础之上,面对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而建立的"人心秩序".在现实环境中,对道德敬畏的回归,不应该只是外界强加给个体的善恶标准、行为规范、伦理标准等,而应该是基于主体内心的道德需要,把外在的道德法则逐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在当代中国,重塑个体道德养成中缺失的道德敬畏,唤起道德主体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惧怕之心,并予以自觉地遵从,同时经过持续化的自律行为,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机制,才有助于个体道德的成长和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维系.

周营军

展开 >

河南师范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道德敬畏 个体道德 养成 心理机制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

092400440090

2010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75
ISSN:1000-2359
年,卷(期):2010.37(4)
  • 10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