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蝴蝶兰类圆球茎的化学诱变试验

蝴蝶兰类圆球茎的化学诱变试验

扫码查看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和叠氮化钠(NaN3)对蝴蝶兰类圆球茎(PLB)作不同时间处理.结果显示:EMS和NaN3均可使部分PLB白化或褐化并逐渐致死.0.4%EMS接近PLB半致死剂量.PLB切片观察发现:用EMS和NaN3处理均可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形状改变,细胞质浓缩.较高浓度NaN3处理的PLB细胞中出现晶体物质、双核、畸形核和核仁丢失等现象.较高浓度EMS处理的PLB细胞中出现微核、畸形核、多核、核破裂和核仁丢失等现象.同浓度的同种诱变剂随处理时间的增加材料的变异程度有增大趋势,但不很显著.EMS比NaN3的诱变处理效果好.0.5%EMS可作为创造蝴蝶兰PLB突变体的参考浓度.
THE PLB CHEMICAL INDUCED MUTAGENESIS AND REGENERATION OF Phalaenopsis

陈超、王桂兰、乔永旭、张莉敏

展开 >

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科学技术系,河北,唐山,063000

蝴蝶兰 类圆球茎 化学诱变

河北省科技厅生物工程项目

04547008 D-2

2006

核农学报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核农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
ISSN:1000-8551
年,卷(期):2006.20(2)
  • 3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