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粒色的相关分析

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粒色的相关分析

扫码查看
有色大麦较普通大麦含有较多花色苷等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功能.为了解大麦籽粒花色苷的遗传特点,选育高花色苷含量的大麦新品系,本研究以紫光芒裸二棱×Schooner构建的193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测定3个试点[玉溪(2013年)、白邑(2014年)及嵩明(2015年)]的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和粒色,分析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粒色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大麦RIL群体籽粒总花色苷含量遗传变异大,3个试验点大麦总花色苷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0.36~ 1.38、0.50~1.50、0.50~1.58 mg·g-1,变异系数为25.00%~33.85%.大麦总花色苷含量呈右偏态、尖顶峰分布,由主效基因控制遗传.高海拔冷凉气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麦籽粒总花色苷含量累积.3个试点大麦总花色苷含量与粒色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大麦籽粒颜色越深,其总花色苷含量越高.与紫光芒裸二棱相比,3个试点有8个共同株系(27、34、35、37、38、60、138、167)的总花色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为高花色苷含量大麦种质创新及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Genetic Variation of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 in Barley Grain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Grain Color

杨晓梦、杜娟、李霞、普晓英、曾亚文、杨加珍、Muhammad Kazim Ali、杨涛

展开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5

联邦乌尔都艺术科技大学生物技术系,卡拉奇75300,巴基斯坦

大麦籽粒 总花色苷含量 粒色 遗传变异 相关性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2017FD021CARS-05-01A-04

2020

核农学报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核农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
ISSN:1000-8551
年,卷(期):2020.34(2)
  • 2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