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粘虫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感菌后虫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粘虫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筛选及其感菌后虫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扫码查看
为获得生物学性状良好且对粘虫具有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本研究以8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为材料,根据菌株产孢量、萌发率和生长速率差异筛选优势菌株,然后测定优势菌株孢子悬浮液对粘虫3龄幼虫的致死率,以及3龄幼虫感染高毒力白僵菌后体内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表明,8株球孢白僵菌菌株生长特性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菌株Bb314、Bb345、Bb412和Bb378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高于其他4个菌株.菌株Bb314孢子悬浮液对粘虫3龄幼虫致死率最高,达69%.Bb314侵染粘虫后,感染前期虫体酚氧化酶(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提高,于36 h达峰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感染初期(24 h)时低于对照,处理48 h后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分别在处理36 h和48 h后达到高峰,并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菌株Bb314可能通过影响粘虫幼体内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动态平衡,进而影响其生理代谢.本研究为开发粘虫生防菌的潜力菌株提供了参考.
Screening of 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s With High Virulence Against Armyworm and Activities of Protective Enzymes in the Larvae Infected by Fungi

张琛、陈思博、吴晨源、张步遥、张瑛、滕斌、胡本进

展开 >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

粘虫 球孢白僵菌 抗氧化酶 解毒酶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8030701175201904a06020016201810364127

2020

核农学报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核农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
ISSN:1000-8551
年,卷(期):2020.34(12)
  • 8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