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玉米/大间作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营养、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玉米/大间作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营养、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明确冀西北地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简称玉豆间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青贮玉米中原单32与大豆绥农41为材料,于2017-2018年进行了 5种不同间作模式种植试验,测定了青贮玉米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营养与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玉米单种(CK)相比,玉豆间作能明显提高青贮玉米产量、品质,改善土壤营养和微生物菌落.玉豆2∶1模式为该地区最佳间作模式,该模式青贮玉米产量为68.53 t·hn-2,粗蛋白(CP)、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分别比CK多0.5和3.2个百分点;每吨干物质可生产的牛奶量达到1 539.00 kg·t-1.与CK相比,玉豆间作下根瘤菌固氮作用明显,其中玉豆2∶1模式下灌浆期根际土壤碱解氮含量为124.3 mg·kg-1.此外,在玉豆间作模式中,玉米根际土壤中子囊菌门真菌表达丰度增加,担子菌门真菌表达丰度降低;出现柄孢壳菌、Harpophora radicicola等新真菌类型.玉豆2 ∶1模式下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OTU最多,达到318个.本研究为冀西北地区开展高产、优质玉豆栽培技术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Effects of Corn/Soybean Intercropping Model on Yield,Quality,Soil Nutrition and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of Silage Corn

瓮巧云、黄新军、许翰林、刘瑶、袁晓峰、马海莲、袁进成、刘颖慧

展开 >

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张家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玉米/大豆 间作模式 青贮玉米产量 品质 土壤微生物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奶业振兴重大技术创新专项

2017YFD030030519226420D

2021

核农学报
中国原子能农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核农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
ISSN:1000-8551
年,卷(期):2021.35(2)
  • 7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