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孕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孕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探讨孕酮(P)、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EMT伴不孕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两组年龄、月经周期、不孕时间、卵巢囊肿侧别、发病部位、美国生殖医学会EMT分期标准(r-AFS)、临床病理类型、术后是否使用GnRH-a治疗、P水平、EFI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MT伴不孕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妊娠组患者月经周期、不孕时间、卵巢囊肿侧别、发病部位、临床病理类型与非妊娠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患者年龄≥35岁、r-AFS分期为Ⅲ期及Ⅳ期、术后未使用GnRH-a治疗、EFI评分≤4分的占比显著低于非妊娠组患者,血清P水平高于非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r-AFS分期为Ⅲ期及Ⅳ期、术后未使用GnRH-a治疗、P<17.31μg/L、EFI评分≤4分是EMT伴不孕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35岁、术后未使用GnRH-a治疗、r-AFS分期为Ⅲ期及Ⅳ期、P<17.31μg/L、EFI评分≤4分是EMT伴不孕患者术后未妊娠的危险因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赵向阳、魏亚楠
展开 >
作者单位:
汉中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陕西 汉中 723000
关键词:
孕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外科学
不育,女性
妊娠结局
出版年:
2024
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24.01.043
医学临床研究
湖南省医学会
医学临床研究
影响因子:
0.595
ISSN:
1671-7171
年,卷(期):
2024.
41
(1)
参考文献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