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历代本草及医方记载的连翘品种、功效主治、入药部位的变化进行考证,证实古今连翘品种存在变迁,各时期医书中的连翘所指非同一植物来源或药用部位.唐宋以前使用的藤黄科湖南连翘及同属植物,功效偏重于散结消肿,还能通淋.宋以后开始使用的木犀科连翘,主要偏重于清心火散上焦之热.之后青翘、老翘、连翘心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建议在引用古方时加以注意.药材中不同有效成分之间的量及其比例是药材药效好坏的决定因子,建议青翘、老翘分开使用,老翘应单独设定指标性成分的检测值,并加强采收和加工管理.根据连翘心在临床表现出和青翘老翘的差异性疗效,建议恢复连翘心作为单独品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