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炎症及氧化应激角度探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的干预机制

    沈慧张捷卢伟郭蓉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方向探究抑郁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机制及醒脾解郁方的防治效果。方法:将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进行6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应激的同时灌胃给药,于第2周末、6周末各组分别选取6只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腹主动脉血管内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结果:第2周,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6、TNF-α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6、IL-10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中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4、IL-6、IL-10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4、IL-6、IL-10、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第6周,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4、IL-6、IL-10、TNF-α、GSH-Px含量高于空白组(P<0。01),VEGF、eNOS含量低于空白组(P<0。01或P<0。05);中药低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6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中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4、IL-6、IL-10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VEGF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4、IL-6、IL-10、GSH-Px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VEGF、eNOS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西药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IL-4、IL-6、IL-10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醒脾解郁方及舍曲林均可抑制抑郁大鼠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醒脾解郁方在提高血管内皮因子含量方面更有优势。

    抑郁醒脾解郁方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大鼠

    补中益气加味方对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细胞凋亡的影响

    朱俊芝袁婉靖叶鑫曾宏亮...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中益气加味方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裸鼠构建SW480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化疗组(腹腔注射氟尿嘧啶25 mg/kg)、模型组(0。9%氯化钠溶液)、中药低浓度组(26。72 g/kg)、中药中浓度组(53。43 g/kg)和中药高浓度组(106。86 g/kg),每组6只。其中,模型组和中药低、中、高浓度组裸鼠灌胃给药,1次/d,共14 d;化疗组隔天给药1次,共14 d。第15天处死裸鼠,统计比较各组裸鼠肿瘤体积及体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5组裸鼠瘤体的体质量及体积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中药中浓度组、中药高浓度组Caspase-3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中药低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中药高浓度组Caspase-3表达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低浓度组、中药中浓度组、中药高浓度组、化疗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浓度组、中药高浓度组、化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中药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浓度组和化疗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中药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中浓度组细胞凋亡率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加味方可提高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肿瘤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

    结直肠癌补中益气加味方细胞凋亡Caspase-3

    玉蓝降糖胶囊通过调节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神经髓鞘损伤

    高佳慧梁五林张明倩黄喜燕...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玉蓝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坐骨神经髓鞘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对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EGR2/KROX20)和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探讨玉蓝降糖胶囊对周围神经病变大鼠髓鞘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蓝降糖胶囊低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中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二甲双胍+依帕司他组,每组16只。正常组大鼠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余各组大鼠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配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剂量药物。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MNT)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HE染色法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和背根神经节(DRG)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中KROX20、MBP和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GSP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MNT、SNCV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二甲双胍+依帕司他组大鼠MNT、SNCV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中出现较多神经髓鞘结构紊乱、轴突萎缩的现象,DRG神经元结构松散,出现空泡变化、染色减弱和尼氏体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玉蓝降糖胶囊低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中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二甲双胍+依帕司他组大鼠神经损伤得到了明显改善,DRG神经元染色增强,尼氏体增加。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病变程度HE评分高于正常组(P<0。05);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病变程度HE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中KROX20和MBP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玉蓝降糖胶囊中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二甲双胍+依帕司他组大鼠坐骨神经KROX20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玉蓝降糖胶囊低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中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二甲双胍+依帕司他组大鼠坐骨神经MBP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玉蓝降糖胶囊中剂量组、玉蓝降糖胶囊高剂量组、二甲双胍+依帕司他组大鼠坐骨神经IL-6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玉蓝降糖胶囊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机械痛阈值,提高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轴突的脱髓鞘现象及周围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KROX20及MBP表达,保护受损神经髓鞘,缓解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周围神经功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玉蓝降糖胶囊周围神经损伤神经传导速度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髓鞘碱性蛋白炎症因子大鼠

    祛瘀护膜法干预TGF-β/Smad通路调控E-钙黏蛋白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黏膜修复的影响

    王敏胡绍江吴婷婷徐心怡...
    20-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祛瘀护膜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大鼠食管TGF-β/Smad通路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4。2 mm幽门夹+2/3胃底结扎术"建立RE大鼠模型56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西药组1、西药组2、治疗组、优化组、祛瘀护膜剂组、加味祛瘀护膜剂组,每组8只,另设空白组8只。连续给药14d,第15天采血后处死大鼠并取出食管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食管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食管上皮细胞间隙;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PCR法检测Snail mRNA、Slug mRNA、Twist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Snail、Slug、Twist、NLRP3、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TGF-β1、E-Cadherin、NLRP3表达。结果:祛瘀护膜法治疗的RE大鼠一般情况好转,体质量增加;食管黏膜损伤改善;上皮细胞间隙呈缩小趋势;食管组织中TGF-β1、Snail、Slug、Twist、NLRP3蛋白表达及Smad2/3磷酸化占比低于模型组(P<0。05),E-Cadherin蛋白及E-Cadherin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中TNF-α、TGF-β1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祛瘀护膜法可能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该通路介导的E-cadherin表达,促进食管炎黏膜修复,拮抗RE大鼠食管黏膜炎症。

    反流性食管炎祛瘀护膜法TGF-β/Smad信号通路E-钙黏蛋白食管黏膜修复大鼠

    不同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功能的影响

    孙欣欣李怡芳陈庆淑张卫华...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设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6组。其中4组(配方二至配方五组)应用4种不同中药配方联合乳酸亚铁,1组(配方六组)仅使用中药配方,1组(配方一组)仅使用乳酸亚铁,并且各个实验组使用不同的药物剂量。连续经口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实验组的治疗方案,30 d后进行检测,将所测各项指标结果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结果:所有配方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方一至五各剂量组及配方六高剂量组均能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两项指标(P<0。01),配方六低剂量组可提高大鼠的血红蛋白(P<0。01),对于红细胞压积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配方各剂量组对大鼠的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无明显提升(P>0。05)。结论:中药铁剂配方产品对大鼠缺铁性贫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缺铁性贫血中药铁剂配方乳酸亚铁四物汤大鼠

    荆花消紫合剂对大鼠紫癜性肾炎的保护作用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

    罗显锋何平赵彩霞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荆花消紫合剂对大鼠紫癜性肾炎的保护作用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余下50只运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脂多糖(LPS)和四氯化碳(CCl4)联合给药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IgA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IgA肾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荆花消紫合剂给药剂量分别为10。5 mL/(kg·d)、7。0 mL/(kg·d)、3。5 mL/(kg·d)],以及西药组[阿魏酸哌嗪片13。5mg/(kg·d)],每组10只,连续给药4周。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肾组织病变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Wnt4、Wnt9b、GSK-3β、β-catenin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Wnt4 mRNA、Wnt9b mRNA、GSK-3β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药物组大鼠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大鼠肾组织Wnt4、Wnt9b、β-catenin蛋白及Wnt4 mRNA、Wnt9b mRNA、GSK-3β mRNA、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GSK-3β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24 h尿蛋白、尿红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大鼠肾组织Wnt4、Wnt9b、GSK-3β、β-catenin蛋白及Wnt4 mRNA、Wnt9b mRNA、GSK-3β mRNA、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荆花消紫合剂可有效降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模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减轻肾脏损伤,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紫癜性肾炎荆花消紫合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阿魏酸哌嗪片大鼠

    基于外泌体探讨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炎症及IKK/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崔冬梅陈皖倩康朝霞
    38-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外泌体探讨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十二指肠炎症及IK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采用多因素造模方法制备FD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每组10只。电针组给予电针"足三里"穴干预14 d;抑制剂组给予外泌体抑制剂GW4869(1。25 μg/g)腹腔注射,每2天1次,共7次。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超微结构、外泌体浓度及粒径大小、闭合蛋白-1、闭合小环蛋白-1及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81的分布表达情况及炎症因子TNF-α、IKKα、p-IKKα、NF-κB p65、p-NF-κB p65的表达情况。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细胞间隙增大,链接结构模糊,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紊乱,线粒体结构损伤明显,嵴紊乱、断裂甚至溶解消失,线粒体增多,明显缩小,其内染色深,萎缩。电针及抑制剂干预后,大鼠十二指肠细胞形态较模型组好转。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闭合蛋白-1、闭合小环蛋白-1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8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TNF-α、IKKα、p-IKKα、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在炎症状态下,电针和外泌体抑制剂均可以抑制FD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外泌体的释放,抑制炎症因子TNF-α、IKK/NF-κB炎症通路的激活,改善肠道炎症。其可能通过抑制TNF-α/IKKα/p-IKKα/NF-κB p65/p-NF-κB p65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发挥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电针十二指肠炎症外泌体IKK/NF-κB信号通路大鼠

    茵莲清肝合剂的HPLC多药效成分定量控制及化学计量学联合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综合质量评价

    李晓马美玲陈玉洁许伟...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联合化学计量学及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茵莲清肝合剂质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SunFire C18,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以姜黄素作为内参物,同时采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测定14批茵莲清肝合剂中滨蒿内酯、白绵马素AA、伪绵马素、绵马贯众素ABBA、鸡矢藤次苷甲酯、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去氢土莫酸、去氢茯苓酸、茯苓酸的含量,对比2种方法所得结果,并运用统计软件对14批样品质量进行差异分析,挖掘影响茵莲清肝合剂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以化学计量学分析中各成分的VIP值为权重建立加权TOPSIS模型,进一步对含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对质量进行排序。结果:15种成分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在96。93%~100。14%之间(RSD<2。0%)。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良好,利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各成分含量与外标法所得含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14批样品聚为3类,相邻批次聚为一组;滨蒿内酯、柴胡皂苷a、姜黄素、鸡矢藤次苷甲酯、茯苓酸、柴胡皂苷d、车叶草苷和绵马贯众素ABBA是影响茵莲清肝合剂产品质量的主要因子。加权TOPSIS结果显示14批茵莲清肝合剂的最优解的相对贴近度(Ci)为0。113 6~0。792 2,其中S12质量最优(Ci=0。792 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茵莲清肝合剂质量评价方法操作便捷、准确,可为科学评价茵莲清肝合剂质量提供参考。

    茵莲清肝合剂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学计量学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基于电子鼻对黄芪蜜炙前后气味差异性的快速鉴别

    徐媛媛拱健婷关佳莉丛悦...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电子鼻对黄芪饮片蜜炙前后气味变化研究,确立一种快速鉴别生、蜜炙黄芪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采集生、蜜炙黄芪饮片气味指纹图谱,结合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得到气味成分信息;通过AlphaSoft(法国Toulouse公司)软件,结合峰面积分析气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生、蜜炙黄芪饮片气味指纹图谱分析,匹配出14个气味特征成分,推测出7个气味差异性成分。结论:电子鼻可以快速识别黄芪蜜炙前后特征性气味成分。

    黄芪蜜炙电子鼻气味多元统计气味差异性标志物

    响应面法优化降脂通脉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刘丽桃傅春燕刘诗薇周秀娟...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中药复方降脂通脉方(JZTM)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比较浸提法、回流法、超声法、超声辅助浸提法和超声辅助回流法5种方法,得出超声辅助回流法可提高多糖得率;之后,基于单因素实验优选JZTM多糖提工艺的影响因素及其范围,运用Box-Behnk响应面设计法构建三因素三水平实验方案,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再进行验证。结果:超声辅助回流法的多糖提取率最高,达到12。32 mg/g;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7∶1(mL/g),超声时间31。19 min,回流时间2。01 h,该条件下提取率达到27。14 mg/g。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可行,验证实验结果可靠,为JZTM的开发利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降脂通脉方多糖超声辅助回流法响应面法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