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国时期的电影艺人进入"公共领域":音乐的文化传播

民国时期的电影艺人进入"公共领域":音乐的文化传播

扫码查看
20世纪20-40年代,艺人处于文化风尚异常发达的空间和时间维度中,电影音乐似一个"魔力"纽带,在广阔的"公共领域"中建构着艺人的声音.纸媒、唱片、歌舞厅等传播手段成为电影歌曲赖以传播和生存的媒介,也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形如空气的存在.艺人的歌声飘荡在大街小巷、茶楼咖啡馆、影院舞厅、百姓家中,构成一种既虚幻又现实的集体共同记忆.除了影院的音乐传播以外,广阔的"公共领域"的确为艺人的品牌构建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土壤.艺人通过电影音乐形式进入公共领域,是民国时期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时的艺人往往身兼多重身份,其文化符号价值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思考.本文从报纸杂志、唱片、广播电台、戏院、舞厅、歌厅等公共空间中艺人的文化传播,分析公共领域中,艺人效应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以期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带来不同视角的探究.

徐建华

展开 >

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 文化传播 艺人

2022

环球首映

环球首映

ISSN:
年,卷(期):2022.(1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