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通畅元真"角度辨治老年糖尿病

从"通畅元真"角度辨治老年糖尿病

扫码查看
"五脏元真通畅"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是张仲景辨证论治的思想精髓,后世医家借鉴其机理阐明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中医藏象学说指出脏腑相合,脏为阴,腑为阳,阴阳互为表里,经脉相互络属,形成五脏一体观.五脏元真通畅,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百病不侵.五脏元真失于通畅,五脏精液枯竭,经络血涩,荣卫不行,百病由生.古人把糖尿病称之为"消渴病",《内经》按照"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五气之溢者,名曰脾瘅"分为"脾瘅"和"消瘅"两种.消渴的发病过程与五脏元真失于通畅密切相关,五脏元真失充、不畅时易发消渴病.老年患者老化、肾气虚弱的生理特点更加突出,肾精亏损,气化功能低下为核心,即"元真不畅".亦出现气血失和,络脉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即"元真不通".因此老年消渴病治疗以培补五脏为法,补肾为核心,还应调和气血,通畅三焦,"以通为补,以补为通",借三焦、腠理之通路使五脏元真归于本位,各司其职,才能"人即安和".

温志歌、张珊、倪青

展开 >

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

消渴病 脾瘅 消瘅 元真通畅 补肾 调和气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专项经费项目

821743542022LYJSZX02

2024

环球中医药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环球中医药

CSTPCD
影响因子:1.553
ISSN:1674-1749
年,卷(期):2024.17(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