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东方道德取向《消失的地平线》中佛教与基督教的对碰
东方道德取向《消失的地平线》中佛教与基督教的对碰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有关藏族宗派文化的文学作品及文章在美欧大量出版。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采纳藏语“香巴拉(Shambhala)”,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创造了一个乌托邦“香格里拉”。当时的西方正经历着两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希尔顿站在作家的角度,呼吁西方向藏传佛教学习比如隐忍,适度等精神。同时也批评了西方物质至上的社会风气。他认为现代社会在走向全球性的浩劫,大量人类文明将毁于一旦,号召人们奋起保护。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邵亚楠、罗英
展开 >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00
关键词:
《消失的地平线》
佛教
基督教
出版年:
2014
华章
《华章》杂志社
华章
影响因子:
0.032
ISSN:
1009-5489
年,卷(期):
2014.
(5)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