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营养生长期亏缺灌溉对三七生长及根区微环境的影响
营养生长期亏缺灌溉对三七生长及根区微环境的影响
下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以2年生三七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水分处理模式——常规灌溉和3种水分亏缺灌溉(分别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60%、50%、40%),比较分析在三七营养生长期不同水分处理对土壤微环境及三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水分亏缺(灌水至田间持水量的60%),三七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剪口长增长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土壤中细菌占微生物菌落数的比例较大,与微生物总菌数的变化趋势相同;随水分亏缺度增大,土壤中真菌菌落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放线菌与细菌菌落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土壤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水分亏缺度为田间持水量的50%时,脲酶活性达到最大,为0.15 mg/(g·d);当水分亏缺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大,分别为3.57 mL/g、439.5μg/(g·d);土壤中放线菌、细菌菌落数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三七的株高、叶柄长、叶长、叶宽和剪口长增长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本试验中,营养生长期大棚栽培的三七实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的灌溉方式为最佳方案.
外文标题:
Effect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in the vegetative growth stage on the growth of Panax notoginseng and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its root zon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赵凇仪、邢浩男、杨启良
展开 >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关键词:
三七
营养生长期
亏缺灌溉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5177091137
出版年:
2019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
C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68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19.
45
(1)
被引量
4
参考文献量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