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熊楚才

双月刊

1007-1032

zkb4618035@hunau.net

0731-84618035

410128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面向全国征稿、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和美国《CA》、俄罗斯《Pж》和英国《CAB》等数家权威数据库来源期刊,优先优惠刊登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有作物栽培与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茶学、果蔬、园林花卉、农业工程、食品科技、生物技术、学研产亮点等主要栏目,是农林、水产、师范及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农业科研管理和推广人员及农业干部的重要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湘芯一号"肉鸡60K液相育种芯片的设计及基因组预测效果

    贺喜马豪杰刘会超肖健...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湘佳黑鸡、湘佳白羽肉鸡、湘佳黄鸡 2 号、湘佳黑鸡 2 号、邵伯鸡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和遗传结构分析,筛选出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于90日龄体质量(BW90)和70~90日龄剩余采食量(RFI)性状的方差组分和育种值估计,发现选择"京芯一号"10K位点子集估计的育种值准确性在 0.915 以上.利用QTLdb数据库进行功能位点注释,筛选出 2 851 个与肉鸡经济性状相关的重要SNP位点.最终得到 60 784 个高质量、高多态性的SNP位点,用于"湘芯一号"肉鸡 60K液相育种芯片的设计.检测结果表明,"湘芯一号"肉鸡 60K 液相育种芯片基因型一致性在 95%左右,个体和位点检出率均维持在 99%以上,表明该育种芯片具有良好的基因组预测效果.

    肉鸡液相芯片分子标记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玉米MADS-box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刘泓畅马恩慧王翠玲张严玲...
    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玉米(Zea mays)骨干自交系黄早四及玉米自交系 B73 全基因组中的 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依据转录组数据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黄早四基因组中有87个MADS-box家族成员,B73 基因组中该家族成员有 84 个;2 个自交系间的 MADS-box 成员共存在 113 个共线基因对,表明MADS-box家族在 2 个自交系间进化较为保守;在花粉粒和双核雄性配子体组织中显著表达的MADS-box家族成员数量最少,穗原基中显著表达的成员数量最多;非生物胁迫下,在冷、热、紫外线逆境胁迫处理下,相比于对照组,MADS-box 家族成员中多为下调表达,而在盐、干旱、干旱及盐复合逆境胁迫下多为上调表达,提示MADS-box家族成员通过不同的调节方式和途径参与玉米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

    玉米黄早四MADS-box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

    适合湘南烟稻复种区的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叶片数量研究

    邓小华周海宽张守荣金江华...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湘南烟稻复种区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叶片数,以云烟87和湘烟7号为材料,设计一次性采收5片、6片、7片烟叶3个水平,测定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叶片数的不同叶位的SPAD值,分析不同采收叶片数的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烟叶品质.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采收叶片数增加,不同叶位的鲜烟叶SPAD值变异系数增加,成熟度差异大,烘烤后的正组烟叶比例、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单位叶面积质量、烟碱含量、绿原酸含量、评吸质量下降,杂色烟叶和微带青烟叶比例增加,淀粉含量和两糖比增加.采收5片烟叶较7片烟叶的正组烟叶比例提高9.6~11.7个百分点,上等烟率提高9.1~21.2个百分点,外观质量指数提高10.1%~10.6%,感官质量指数提高4.6%.云烟87采收6片烟叶的综合效果指数较采收5片、7片烟叶的分别提高0.16%、3.52%;湘烟7号采收6片烟叶的综合效果指数较采收5片、7片烟叶的分别提高3.97%、7.39%.综合烤后烟叶品质指标和经济指标,湘南烟稻复种区的云烟87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叶片数为5~6片,湘烟7号为6片.

    烤烟上部烟叶采收叶片数烟叶品质经济性状湘南烟稻复种区

    一株米根霉的鉴定及其发酵产乳酸研究

    王世伟王卿惠刘伊娜
    31-3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能产生乳酸等有机酸,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从黑龙江省北大仓白酒大曲中分离一株霉菌,经形态学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鉴定,将其命名为米根霉WSW-LYN-001;对该菌株产乳酸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产乳酸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以葡萄糖为碳源,在48 h后,米根霉发酵液pH达3.2左右,发酵84 h后乳酸产量可保持在70 g/L左右;传代次数会影响菌丝团形态,出现絮状和球状菌丝团,进而影响乳酸产量;发酵60 h后,球状菌丝团发酵液中乳酸产量比絮状菌丝团的更高;球状菌丝团经pH和中和剂CaCO3优化后,在初始pH为7、发酵60 h后,乳酸产量最高达134.25 g/L.

    米根霉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菌种鉴定乳酸生产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阿维菌素发酵液的挥发性代谢物

    张琪岳思君武彦路焦焱辉...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阿维菌素发酵液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不同发酵时期的挥发性差异代谢物,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异味活度值(OAV),对发酵前期(36 h)和末期(168 h)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聚类分析(HCA)等方法对其挥发性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发酵液共检测出 396种挥发性有机物,以烃及卤代烃、醇类、酮类、酯类、杂环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 OAV>200 的杂环类、醛类、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共有 11 种,这些物质是阿维菌素发酵液呈现异味的关键物质;从 2 个发酵时期筛选出 5-甲基-2-庚酮和邻伞花烃 2种挥发性差异代谢物.

    阿维菌素发酵液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味活度值

    产黑芥子酶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杨嘉琪赵玲艳邓雪盈邓放明...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产黑芥子酶的乳酸菌,利用氯化钯检测法测定黑芥子酶活力,从39株植物源乳酸菌中筛选产黑芥子酶菌株,通过形态特性、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菌株产酶条件.结果显示:3株编号分别为B244、161和602的乳酸菌能有效降解生长环境中硫代葡萄糖苷,经鉴定B244为戊糖片球菌,161和602菌株均为发酵粘液乳杆菌;戊糖片球菌(B244)具有较强的产黑芥子酶能力,在最优产酶条件(在LB培养基中添加4.2 mmol/L硫代葡萄糖苷,调整蛋白胨质量浓度至14.3 g/L,初始pH为6.9,于40℃培养16 h)下黑芥子酶活力达117.2 U/L,较优化前(76.65 U/L)提升52.9%.

    乳酸菌黑芥子酶硫代葡萄糖苷产酶条件优化响应面法

    HPLC法测定藤茶中5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张朝阳陈娥马世龙胡百顺...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2R,3R)-二氢杨梅素的检测波长为 290 nm,(2S,3S)-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苷和杨梅素的检测波长为 290 nm(0~<21 min)和 255 nm(21~30 min),流速 1 mL/min,柱温 30℃,进样量 10 μL,测定 5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2R,3R)-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苷、杨梅素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503 1X+0.602 8,R2=0.999 2;Y=0.590 4X+0.072 0,R2=0.999 1;Y=0.433 4X-0.007 7,R2=0.999 5;Y=0.507 7X-0.020 7,R2=0.998 8;线性范围分别为10.60~106.00、2.50~50.00、2.65~53.00、1.06~26.50 μg/mL;单波长(290 nm)测定(2R,3R)-二氢杨梅素含量,双波长(290、255 nm)测定花旗松素、杨梅苷、杨梅素含量和(2S,3S)-二氢杨梅素峰面积的方法系统适用性、线性关系、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良好,精密度高;5种黄酮类物质色谱峰分离度均大于 1.5,(2R,3R)-二氢杨梅素色谱峰理论塔板数大于 5 000,(2S,3S)-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苷、杨梅素色谱峰理论塔板数均大于20 000,且单个样品检测时间为 30 min;此方法可用于检测藤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

    藤茶黄酮高效液相色谱二氢杨梅素

    猕猴桃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变异分析

    苑平杨莉颖汤佳乐徐海...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猕猴桃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以'红阳'猕猴桃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用 10、25、50、75、100、150、200、300、400、500 Gy共 10个不同辐射剂量的 60Co-γ射线处理愈伤组织,以 0 Gy为对照,对诱变后代的表型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100 Gy剂量诱变处理后,'红阳'猕猴桃愈伤组织的致变率已提升至35.9%,同时分化率亦达到 77.8%;基于此,筛选出 100 Gy为该品种愈伤组织的适当诱变条件;用 100 Gy诱变条件处理1 680块'红阳'猕猴桃愈伤组织,构建了由 1 026株再生苗组成的'红阳'猕猴桃突变体库,该突变体库在叶片、株型等性状上均存在丰富的变异,总变异频率达 35.9%.

    猕猴桃60Co-γ突变体库表型分析

    电子束转靶X射线处理对石榴常温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寇莉萍石雅茜朱璧合杨永佳...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石榴的常温货架期,以软籽石榴'突尼斯'为材料,分别用 0.5、1.0、1.5 kGy剂量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石榴进行处理,以不经电子束转靶X射线处理的为对照(CK),试验货架期共 20 d,每隔 5 d测定 1次品质指标,比较常温货架期间各处理组的品质差异,以得到最佳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剂量.结果表明:在常温货架期间,各剂量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石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0.5 kGy电子束转靶X射线可以显著抑制石榴pH上升;0.5 kGy处理组石榴的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最小,呼吸强度在试验结束时最低,果皮总色差∆E*上升程度最小,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为缓慢,褐变度显著低于其他组的;在同一时期,0.5 kGy 组石榴的感官评定分最高.综合分析比较,0.5 kGy电子束转靶X射线剂量为本试验最优处理,有望将其用于石榴的常温贮藏保鲜,延长石榴的常温货架期.

    石榴电子束转靶X射线保鲜常温货架期

    8个帝王花品种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昭策关文灵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 8个帝王花品种为材料,对 58个表型性状(23个数值型性状和 35个描述性性状)数据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5个描述性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38~1.56,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84,其中叶片顶端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1.56)最高;23个数值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66~1.73,变异系数为 6.57%~79.03%,平均变异系数为 28.25%,其中花序狭长基部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 79.03%,叶宽、花枝长度、花序狭长基部长度、花序直径、花柱长度、花粉呈现者长度 6个性状呈非正态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序直径与叶柄、花苞形状,花序长宽比与内苞片形状、小花颜色,内苞片形状与小花颜色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中前 4个主成分反映了 58个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 83.17%,将主要性状归纳为花序特征性状因子、叶片特征性状因子、花枝特征性状因子和植株形态因子.在遗传距离M1=20时,Q型聚类将 8个品种聚为 2个类群.帝王花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受到花序特征、叶片特征子、花枝特征和植株形态等因子的综合影响.

    帝王花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