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与水稻寄主转换过程中的适应性及生理响应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与水稻寄主转换过程中的适应性及生理响应

Adaptation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during its corn-rice host switching

扫码查看
为评估草地贪夜蛾从玉米转移为害水稻的风险,将室内以玉米叶继代饲养 10 代以上的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分别饲喂玉米叶和水稻叶,其后代为CnC1和CnR1;CnR1组用水稻叶继代饲养 8代后再分为 2组,一组继续饲喂水稻叶并繁殖 1 代(CnR8R1),另一组取食玉米并繁殖 1 代(CnR8C1),分别观察、记录这 4 个种群幼虫的历期,计算其存活率、繁殖力,测定其营养效应和中肠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CnC1 组的幼虫历期最短(17.46 d),而 CnR1 幼虫历期最长(23.24 d),这两者间差异显著;CnR1 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CnC1 组单雌产卵量最高(693 粒),CnR1 组的单雌产卵量最低(384 粒);CnR1 组和 CnR8R1 组幼虫的相对取食量均显著低于CnC1 组和 CnR8C1 组的;4 个处理组间幼虫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的差异不显著;寄主转换过程中幼虫中肠的胃蛋酶活性的差异显著,但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从幼虫的存活率、繁殖力、营养效应、中肠消化酶活性综合来看,取食水稻叶的种群重新转移为害玉米后不会影响其在玉米上的种群增长速率;水稻虽不是草地贪夜蛾的最适寄主,但草地贪夜蛾从玉米转移至水稻后仍具有逐渐适应取食并为害水稻的潜力.

杨露、汤勇、张政兵、林宇丰、贺华良、丁文兵、邱林、李有志

展开 >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湖南 常德 415000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湖南 长沙 410005

草地贪夜蛾 玉米 水稻 寄主转换 适应性 营养效应 消化酶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长沙市科学技术局自然科学基金

2020NK20342021ZK4010kq2202226

202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68
ISSN:1007-1032
年,卷(期):2023.49(2)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