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植酸含量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中的植酸含量

Determination of phytic acid content in rice by 1,10-phenanthroline spectrophotometry

扫码查看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 4∶1PA(Fe)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 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 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 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 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 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 93.30%~104.67%,RSD为 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 408、Kitaake、日本晴等 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 1.23%~7.60%.

贺为毅、王葵、彭晓赟、黄明春、萧浪涛、刘登友、王若仲

展开 >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128

湖南省衡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衡阳 421200

湖南农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展开 >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项目

318717143167177719A221

202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68
ISSN:1007-1032
年,卷(期):2023.49(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