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变译理论视角下政治外宣类文章英译的译者主体性

变译理论视角下政治外宣类文章英译的译者主体性

扫码查看
相对于翻译中传统的全译理论,变译理论比较年轻,在世纪之交由黄忠廉教授提出。虽然变译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得比较晚,但是其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可追溯到西方圣经的翻译,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等。变译理论把这些翻译实践中的规律总结出来,并根据读者的需要提出七种变通手段和十一种变译方法,前者有增,减,编,述,缩,并,改;后者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译,述评,译评,译写,改译,阐译和参译。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政治外宣类文本,鉴于其英译的特殊性,且黄教授的某些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分类有重叠部分,本文只讨论增,减,编,并四种变通手段下的实例分析,并试图探讨其中体现的译者的主体性。最后将根据实践,对变译理论的实用价值进行尝试性探讨。

黄民燕

展开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200

变译理论 政治外宣类文本英译 译者主体性

2022

海外英语(下)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海外英语(下)

ISSN:1009-5039
年,卷(期):2022.(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