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外英语(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外英语(下)
海外英语(下)

杨小红

月刊

1009-5039

0551-3490391

230071

安徽合肥市政务区翡翠路1118号10楼

海外英语(下)/Journal Overseas English
查看更多>>《海外英语》(下旬 中考)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是一本初中生双语有声杂志。内容贴近《英语课程标准》,选材广泛,全面覆盖考点,同步配合复习。它集时尚、实用、趣味与知识性于一体,其目的在于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开阔视野,认识世界,顺利通过升学以及各种初级水平考试。 本刊为月刊,每月下旬出版。主要栏目包括:时文阅读、阅读训练营、美味英文、海外风景、文化博览、语法攻关、词汇加油站、洋腔洋调、策略点拨、中考题苑、快乐驿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一流"背景下山东农业大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探索

    金月郝妍焱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去考察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制约因素。调查发现,山东农业大学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整体偏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形式单一及教学资源匮乏等主要问题。因此,文章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型教学(CLIL),提出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以期构建包含教学、教师、学生及学校四方面的双语教学生态课堂。

    农林院校CLIL双语教学

    从合作原则看《喜福会》母女对话的翻译——基于两译本的比较

    艾思白阳明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喜福会》是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1989年出版的畅销小说,讲述了四对母女的故事。四个出生在中国而在成年后移民美国的母亲和四个出生在美国的女儿的性格各异,而母女间的会话更是矛盾不断,表现了母女在社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上的差异。对此,该文依据格莱斯的合作原则中对《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对话交流进行分析与探讨,发现其中多次出现违背合作原则的对话,但是却没有导致对话中断,反而更加深刻地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冲突。然后通过对李军、程乃珊两个英译本的全面考察,解释《喜福会》虚构对话的翻译策略和复现原作虚构现实的等值性。对此,该文旨在通过合作原则论证译作对叙事话语主题功能的捕捉,从而为小说翻译批评提供一个新视角。

    《喜福会》合作原则两译本母女对话叙事话语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李玉婷魏成伟
    8-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以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素养,探索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信息化教学支持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分级教学是新疆工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结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分析了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分级教学的成效以及分级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提出改进措施和改革方向。

    应用型教学改革分级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英语写作显性逻辑连接意识发展的个案研究

    曹晓芹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了3名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显性逻辑连接意识发展状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课后访谈、课堂观察和写作材料等数据,发现同一英语水平层次的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大学英语显性逻辑连接方式和篇章语义关系等连接词使用上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写作教与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动态系统理论大学英语写作显性逻辑连接意识篇章语义关系

    高校外语课程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冀淑辛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对各族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具有跨文化教育的优势,而且将思政教育融入于语言教学中,有润物细无声之妙。本研究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中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总体思路,提升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方式,以及加强课程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的措施。

    少数民族高校外语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文化民族团结

    浅谈英语专业教学对推动客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影响

    杨琪璿叶丹青何崇明梁宇明...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英语专业学习中,许多学生面临跨文化的影响,学生在跨语言的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语言迁移,这也是英语学习、双语融合、语言教学面临的困境之一。多年英语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在课堂设计中灵活融入一定的特定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在文化气息中学习并掌握英语中的潜在内涵,从内心深处接受英语的学习,这也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缓解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同步注重构建浓厚的文化涵养,将更多的优秀文化同步到学习中,为自己以后的政治定位奠定基础。同时要求教师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注重教学模式,使得英语专业教学在推动客家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同时产生积极的影响。

    英语专业教学客家文化其他文化跨文化交流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诗歌叠词的英译研究

    邓伊雪龙璐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叠词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虽然它存在于多种语言中,但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对诗歌中的叠词英译具有指导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叠词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叠词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使自然景观等特征更加生动,产生更好的修饰效果,使形象表达更加准确。此外,叠词还拥有音韵美,具备着魅力和强烈的节奏感。但是,英语叠词的数量明显比现代中文少,所以很难准确翻译成英语。该文详细研究了几种汉语叠词,并重点提出了一些可将叠词翻译成现代英语的翻译应用策略,该文详细研究了几种汉语叠词并重点分析了其翻译策略,提出译者在翻译汉语叠词时应最大程度上传递出其形式美和意境美。

    汉语叠词英译翻译策略美感

    顺句驱动和预测视角下的英汉视译技能探究

    李璐瑶
    26-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口译入门的训练模式之一,视译训练至关重要。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视译时面临着多重阻碍。结合视译训练的实践,文章从视译训练的两条主线(顺句驱动和预测)出发,具体探讨了英汉视译中存在的三大挑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

    视译顺句驱动预测挑战策略

    从语境、拟声词角度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对《诗经》的翻译

    周慧龙璐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境理论和拟声词翻译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扩充完善,大家也日益重视语境和拟声词在翻译中的作用。该文通过介绍语境理论和拟声词的作用,从语境、拟声词这两个角度,仔细认识和了解杨宪益、戴乃迭在翻译《诗经》时选用的经典古文合理转化成英文诗歌的策略,以此为证,语境和拟声词在中英译文研讨中是非常重要的。

    语境理论拟声词英译杨宪益戴乃迭《诗经》

    浅析汉译英视角下翻译中的难点

    胡梦甜刘文娟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世界人民带来了便利,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随之加强。为了改变我国之前较为弱势的国际形象,为我国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对外翻译工作内容就变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来说,对外译者的译文作为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部分,须用词考究,严谨又不失浪漫,翻译的措辞必须谨慎。另一方面来说,怎样使得译文更加能被读者所接受,获得读者的理解与共鸣,从而使译文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翻译者来说至关重要。文章立足于汉译英视角,分析我国知名译者的译文在翻译时的难点,最终得出结论:不同文化背景、思想下存在特殊词语、成语、短语和句式结构翻译的困难。

    汉译英翻译技巧与方法难点对外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