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拉尼娜(2007年)和厄尔尼诺(2015年)事件对东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拉尼娜(2007年)和厄尔尼诺(2015年)事件对东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扫码查看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产捕捞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以及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关键因子,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建模分析,并选择2007年拉尼娜年份和2015年厄尔尼诺年份,对比研究东海日本鲭栖息地的年间差异.结果发现,拉尼娜年份(2007年)日本鲭的产量、捕捞努力量、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高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且渔场纬度重心(LATG)相对2015年偏北.对比渔场环境条件发现,2007年和2015年7—9月SST、SSH和NPP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栖息地建模结果显示,2007年各环境因子均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日本鲭栖息地;且2007年7—9月适宜栖息地(HSI>0.6海域范围)面积明显大于2015年,其栖息地位置相较于2015年明显偏北,这导致2007年的渔场纬度重心比2015年偏北.研究表明,2007年拉尼娜事件和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对东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大小及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Impacts of El Niño(2007)and La Niña(2015)events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habitat of Scomber japonicus in the East China Sea

陆鑫一、刘子历、余为、陈新军、李纲

展开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 201306

展开 >

东海 日本鲭 资源丰度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栖息地模型 渔场纬度重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2019YFD09014054190607319ZR1423000

2021

海洋渔业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海洋渔业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63
ISSN:1004-2490
年,卷(期):2021.43(2)
  • 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