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游戏人"假设探究游戏与道德的协调统一
基于"游戏人"假设探究游戏与道德的协调统一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道德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道德的发展无疑是必要的,但道德知识化思想下的道德教育多局限于课堂,儿童德育面临"只知不行"的僵化局面,亟须实践的活水.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实践便是游戏.文章基于约翰·赫伊津哈关于"儿童游戏天性"及"游戏精神"的论述,强调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道德可能性实现的天然通道,并论述游戏精神与道德实质的耦合,即游戏精神的"自由""自主"与"不涉功利"也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层次的道德实质,从而进一步探寻道德与游戏的协调统一.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孜孜、金海英
展开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延吉 133002)
关键词:
儿童游戏
"游戏人"
道德
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
项目编号:
ZD22112
出版年:
2024
基础教育研究
广西教育学会
基础教育研究
CHSSCD
影响因子:
0.292
ISSN:
1002-3275
年,卷(期):
2024.
(8)
参考文献量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