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黑山羊效果分析

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黑山羊效果分析

扫码查看
为了研究辽宁绒山羊对子午岭黑山羊绒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以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的杂种绒山羊(简称F1代杂种绒山羊)作为试验对象,系统测定3个群体的体尺、抓绒后体重、产绒量和绒品质等指标,比较3个群体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分析不同羊绒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性.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平均纤维直径、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均高于F1代杂种绒山羊和子午岭黑山羊,F1代杂种绒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平均纤维直径、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分别比子午岭黑山羊高9.5 cm、9 cm、7.1 cm、1.7μm、15.97 kg和424 g.绒山羊抓绒后体重与产绒量(r=0.880)、平均纤维直径(r=0.773)和粗毛数(r=0.354),羊绒平均纤维直径与产绒量(r=0.775)、绒层高度(r=0.475)、粗毛数(r=0.600)和纤维直径标准差(r=0.557)等羊绒性状间呈正相关;平均纤维曲率与体高(r=-0.304)、抓绒后体重(r=-0.395)、产绒量(r=-0.418)、绒层高度(r=-0.547)和平均纤维直径(r=-0.584)等表型性状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由此表明,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黑山羊效果明显,后代的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明显提高,但羊绒纤维直径也略微变粗.
The Hybrid Improvement Effect of Liaoning Cashmere Goat on Ziwuling Black Goat

孙凯、赵孟丽、郝志云、罗玉柱、刘秀、李少斌、王继卿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草食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

绒山羊 杂种羊 产绒量 杂交改良 相关性

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甘肃农业大学"伏羲青年英才"培育计划项目庆阳市重大科技项目甘肃省财政厅项目

18JR3RA190Gaufx-02Y02033-041041

2021

家畜生态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5
ISSN:1673-1182
年,卷(期):2021.42(4)
  • 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