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的建立

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的建立

扫码查看
该试验旨在构建奶牛小肠上皮热应激模型,为研究热应激状态下的肠道养分吸收机制提供平台.43℃处理奶牛小肠细胞0、2、4、8、12 h,其中0 h即为37℃对照组,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DCFH-DA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活性氧(ROS)含量.结果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其中处理4 h时存活率为62.6%,且4 h的ROS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因此选择4 h为后续试验的处理时间.比色法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37℃)相比,43℃处理细胞4 h,细胞内T-SOD、CuZn-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培养液中MDA含量显著上升(P<0.05).综上所述,43℃作用奶牛小肠上皮细胞4 h,可构建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热应激模型.
Establishment of Heat Stress Model in Cow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金钊、张艳芳、周华、纪雯雯、魏筱诗、王翀、茅慧玲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浙江杭州311300

热应激 奶牛 肠上皮细胞 抗氧化酶

202010341039118-2013200170

2022

家畜生态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家畜生态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35
ISSN:1673-1182
年,卷(期):2022.43(1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