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豇豆种子萌发进程中蛋白质组分的时空变化

豇豆种子萌发进程中蛋白质组分的时空变化

扫码查看
以豇豆品种(早翠和矮虎)为材料,通过SDS-PAGE技术获得3个时期(干种子期、吸胀期、发芽期)和2个部位[胚(胚芽、胚根和胚轴)和子叶]的3种蛋白质组分(水溶、盐溶和碱溶)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品种间条带分布差异最大的时期是干种子期,部位是胚,组分为盐溶蛋白质.在萌发进程中,相对分子质量为60.4KD、55.4KD和49.7KD的3个条带没有时空变化,推测其是豇豆的保守性蛋白或结构蛋白.组分中以水溶蛋白所显条带数居多,但品种间多态性不丰富,早翠有两个特异带,而矮虎仅一个;盐溶蛋白组分所显品种间条带多态性丰富,早翠有107.8KD、18.3KD、15.7KD、14.0KD、12.8KD和11.4KD 6个特异带,矮虎有41.0KD、27.3KD和14.4KD 3个.故在豇豆种子萌发进程中,各蛋白质组分在品种内和品种间的时序和空间表达上,既显示出一致性又显示出差异性.由于对干种子期胚或子叶盐溶蛋白质组分的电泳分析,既显示品种遗传稳定性又能反映品种特异性,故均适宜于豇豆基因型判别,但基因型遗传关系分析宜以胚为材料,品种纯度检测宜用子叶为材料,不能两者混合取材,吸胀后的种子蛋白质组分分析不能反映基因型差异.
Changes of Protein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Stages of Germination in Yardlong Bean (Vigna sesquipedalis (L.) Fruhw.)

陈禅友、汪仕斗、潘磊、胡耀军、丁毅

展开 >

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56

武汉大学,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

豇豆 种子蛋白质 蛋白质组分 SDS-PAGE技术

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307

2006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0.413
ISSN:1673-0143
年,卷(期):2006.34(3)
  • 4
  • 1